芝加哥玉米期货再创16个月新高!
芝加哥玉米期货再创16个月新高!
2025年1月,芝加哥玉米期货创下16个月新高,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全球粮食市场的最新动态,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粮食安全的担忧。
价格上涨背后的多重因素
此次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上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
美国农业部发布利多供需数据:美国农业部在1月的供需报告中大幅下调了2024年美国玉米产量预估,并调低了玉米期末库存。这一调整直接推动了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的上涨。
阿根廷天气因素:作为全球重要的玉米出口国,阿根廷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市场预计阿根廷玉米产量将进一步下调,这加剧了全球玉米供应紧张的预期。
美国玉米出口强劲: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月9日当周,美国2024/25年度玉米净销售量为102万吨,显著高于市场预期。本年度迄今美国玉米总销量为4027万吨,同比提高27.7%,远超美国农业部的全年出口目标。
全球玉米产量下调: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2024/2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下调600万吨至12.19亿吨,比上年减少1200万吨。与此同时,全球玉米消费预计达到12.39亿吨,较早先预测值调高400万吨,比上年增加1300万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2.719亿吨,较早先预测值调低330万吨,比上年减少2030万吨或6.9%。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全球供需形势依然偏紧。
全球市场连锁反应
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上涨的影响迅速蔓延至全球市场:
巴西产量下调: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将2024/25年度巴西玉米产量下调8万吨至1.195521亿吨。尽管这一数字仍较上年增长3.3%,但低于市场预期。咨询机构农业资源巴西公司更是将产量预测下调至1.2239亿吨,较12月份预测值低117万吨。
乌克兰增加种植面积:乌克兰农业企业协会表示,由于玉米出口增长,乌克兰将在2025年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截至1月17日,乌克兰2024/25年度玉米出口量已达1115万吨,略低于上年的1124万吨。
中国进口量减少:IGC报告显示,2024/25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预计为1100万吨,较早先预测值低200万吨,远低于上年的1900万吨。
未来市场走势的不确定性
尽管当前玉米价格处于高位,但未来市场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南美天气变化:巴西二季玉米的播种进度和产量将是决定未来几个月玉米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如果天气条件不利,可能导致产量进一步下调,推动价格继续上涨。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市场普遍担忧特朗普新政府可能对中国和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引发贸易争端,进而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
全球需求变化:虽然当前全球玉米消费强劲,但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未来的需求。特别是如果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抑制玉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农户抛售压力:当前的高价已经吸引美国农户加快出售库存。如果抛售压力持续加大,可能会对价格形成压制。
芝加哥玉米期货创下16个月新高,反映了全球粮食市场面临的复杂形势。从美国的供需数据调整到南美的天气变化,从中国的进口需求到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全球粮食市场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未来几个月,市场将密切关注南美天气变化、美国贸易政策走向以及全球需求变化,这些因素将决定玉米价格的最终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