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进口配额大调整,CBOT玉米价格应声上涨
中国玉米进口配额大调整,CBOT玉米价格应声上涨
中国近期调整玉米进口配额政策,大幅削减进口量,这一举措正在重塑全球玉米市场格局。作为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中国的政策变动迅速传导至国际市场,引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价格剧烈波动。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为1363.6万吨,较上年大幅下降49.7%。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5年进一步延续,进口量或将降至720万吨的关税配额水平,较2024年再次减少近一半。
这一显著变化背后,是中国政府鼓励消耗国内玉米库存的政策导向。中储粮集团在东北等主产区增设超过400个收购点,以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进行收购。截至1月16日,东北地区售粮进度已达52%,华北地区为53%,均快于上年同期。
受此影响,CBOT玉米期货价格自2024年8月底以来持续反弹,累计涨幅约25%。当前,2025年3月交割的玉米期货价格在480-490美分/蒲式耳区间波动,较前期低点显著回升。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显示,2024/2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2.18亿吨,而消费量达12.39亿吨,产不足需约2000万吨,库存消费比降至24%,较上年度下降2个百分点。这一供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支撑了国际玉米价格的上涨趋势。
从国内外价差来看,12月份配额内1%关税的进口玉米到岸成本为每斤1.05元,仅比国内玉米到港价低0.02元,价差较上月缩小0.04元,进口驱动压力明显缓解。
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专家吴天龙和侯敬分析认为,随着农户余粮减少、中储粮收购规模扩大以及进口保持低位,春节后玉米价格有望稳中趋涨。在国内玉米产需仍有缺口、供求重回紧平衡的格局下,玉米市场走强正在逐步成为共识。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市场反应表明,中国玉米进口配额政策的变动不仅影响国内供需平衡,更对全球玉米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国逐步减少玉米进口依赖,国际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重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