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九龙城寨公园:昔日“三不管”地带的今昔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九龙城寨公园:昔日“三不管”地带的今昔变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kangwoman.com/kowloon-walled-city/

香港九龙城寨公园的“清拆前的一刻-九龙寨城剖面图(龙津路)及寨城铜铸模型”。

油麻地果栏(水果批发市场)始於1913年,最初是草棚搭建而成,原本还有卖菜或是鸡肉摊,后来因其他类型的摊位搬移至长沙湾,1970年代后这里专营水果批发。也因草根性的刚强气质,成为不少香港黑帮电影的取景地。

香港九龙城寨公园内的衙门是九龙寨城内仅存的古建筑,经过修复保留了清朝原有的样貌。

九龙城寨又称为九龙寨城,是香港九龙城已经拆除的社区。这里从西汉到北宋时期曾是官盐场,清朝时期成为海防的军事驻地,约在1847年扩建而成;到了英属香港时期发展成一座无政府状态的围城,英国、中国和港英政府皆无力管理。1960至1970年间人口迅速成长,九龙寨城已增建至16层,共有五百栋非法建筑聚集在此,楼层四通八达,层层叠叠犹如一个大迷宫。1987年清拆前,九龙寨城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2.7公顷内拥有近三十条巷弄,人口超过四万人。

根据香港电台《铿锵集》的报道,最初的九龙寨城面积其实达到14,217坪,但由於许多城牆在1941至1945年間被日軍拆除,用作早年興建啟德機場地基的材料,加上都市計畫將城牆周邊劃定為九龍城發展區,使得寨城的範圍被限制在衙門一帶。

在1998年香港国际机场启用之前,香港的空中运输依赖位于九龙城的启德机场(使用期间:1925年至1998年)。启德机场不仅是全球第三大客运量和全球第一大货运量的繁忙航点,同时还是全球十大危险机场之一。由于周围都是高密度的民宅,飞行空域相当狭小,当地甚至流传着九龙寨城居民站在楼顶上,拿根竹竿就能打下飞机的传说。

九龙寨城公园内的“南门怀古”遗迹,包括寨城城墙残存的墙基、排水沟、城门石板街道、战后楼宇地基,以及刻有“南门”和“九龙寨城”字样的花岗岩石额,让游客得以一窥当年三不管年代寨城内万人的居住结构。另一方面,2008年在旧启德机场停机坪进行考古时,也发现了清代年间原作为水路到寨城的龙津桥遗迹。

穿越衙门,里头有陈设展览,介绍九龙寨城清拆前居民的生活及风貌。寨城内食品加工的工厂林立,因为是三不管地带,不须向政府登记牌照或是缴税,据说当时香港八成的鱼蛋都是从九龙城寨出產。

寨城内也没有自来水,因此诞生了私人供水商的行业。他们自资开设水井,将水接至大楼内的水箱或指定单位,然后向使用者收取费用;同时延伸了专门送水的挑水员,以次计价,上楼还可以加钱。

无牌的牙医诊所,东头村道在寨城时期拥有近百间无照执业的牙医诊所,因此当时有“牙医街”之稱。非法的还有脱衣舞棚、赌场、色情行业和毒品加工工厂等,过往甚至称城寨内的“光明街”是最黑暗的一条街道,白粉氾濫,吸引各种吸毒者聚集吸食。

从九龙寨城迁出的天后庙|隐身于民宅二樓的九龙城天后会

迁移到民宅内的九龙城天后会。(2024年5月到访时,没有开放参观。)

有水,就有香港。香港许多地方都是填海造陆而成,要了解这个地方过去多接近海岸线,可以凭借当地的天后庙(台湾称妈祖庙)来判断。九龙城里也有一间天后庙,据说为了填海建造启德机场,庙宇迁移到九龙街区。二战期间,天后庙损毁,因此当地居民又将神尊祀奉于九龙城寨。

九龙城寨拆迁时,居民用补偿款在打鼓岭道的楼房购买了一个单位,将天后像供奉在民宅二楼。每年农历三月天后诞辰,信众会将天后像请到九龙城的亚皆老街球场临时搭建的天后棚,举行祭典与遶境。由于供奉天后像的单位位于民宅二楼,我们到访时,楼下的大门紧锁。在Google Maps上也被标注为永久歇业,不知道九龙城的天后像何时从二楼回到一楼呢?

九龙城天后会

  • 香港九龙城打鼓岭道79号2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