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泉庄村:中药材种植引领乡村振兴
双泉庄村:中药材种植引领乡村振兴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双泉庄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却因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而声名鹊起。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双泉庄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锦鲤养殖和生态农业,不仅让村民们走上了致富之路,也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地理优势与产业选择
双泉庄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种环境虽然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但却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村两委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决定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同时发展锦鲤养殖和生态农业,形成多元化农业发展格局。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历程
2018年,双泉庄村成立了军威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初期主要种植丹参。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农户负责种植管理。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单打独斗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缺乏和市场风险等问题。
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目前,合作社已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近500亩,种植品种从最初的单一丹参扩展到栝楼、黄芩等多个品种。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合作社还投资建设了药材仓储和烘干车间,开发了丹参茶等深加工产品。
多元化农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除了中药材产业,双泉庄村还大力发展锦鲤养殖和生态农业。锦鲤养殖基地占地100余亩,年产量达10万尾,通过线上销售平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生态农业方面,村里建起了多个现代化温室大棚,种植草莓、西红柿等高附加值作物。
这三个产业并非孤立发展,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例如,中药材种植和锦鲤养殖的废弃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生态农业,而生态农业产出的优质农产品又能为中药材种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成效显著,未来可期
经过几年的发展,双泉庄村的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比2018年增长了近一倍。村集体收入也从2018年的不足10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50余万元。
展望未来,双泉庄村计划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引进更多高附加值品种。同时,村里还规划了中药养生游项目,结合锦鲤文化小镇建设,打造集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双泉庄村的发展实践证明,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多元化发展、科学管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这个小山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