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创新低!原因何在?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创新低!原因何在?
2025年开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最新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汇率已跌破7.3关口,创下逾一年新低。这一轮贬值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元走强是主要推手
本轮人民币贬值的直接原因是美元指数的强势上涨。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后,市场对“特朗普交易”的预期迅速升温,推动美元指数持续走高。据统计,自11月6日至发稿,美元指数一直在105以上高位波动,最高触及107.4911。
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这不仅会引发市场避险情绪,还可能导致美国通胀回升,进而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肖宇指出,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将推动美元对非美货币走强,当前外汇市场的价格走势,很可能就是对“特朗普2.0”的预期交易。
利差扩大加剧贬值压力
除了美元走强,中美利差的扩大也是导致人民币贬值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跌破2.0%,创下历史新低,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维持在4.1%-4.2%之间,最高曾达到4.4%。这种巨大的利差差异,使得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显著提升,从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何青指出,中美国债收益率的扩大,会带动美股等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上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的短期压力。历史数据显示,中美利差和汇率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利差变化往往是外汇交易员决策的重要依据。
未来走势如何?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市场普遍预期短期内仍将面临一定压力。高盛等机构预测,202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进一步贬值至7.4-7.6区间。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则认为,在2025年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正式落地之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或将在7.10-7.35区间内震荡,贸易摩擦可能推动这一区间被突破。
但从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并不具备持续走强的基础。美联储目前仍处于降息周期,欧洲央行的降息幅度可能大于美国,这意味着美欧公债利差将保持较高水平。随着欧洲经济复苏,欧元区GDP增速有望加快,美元指数大幅上行的空间有限。
国信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将继续承压,但中长期将维持双向波动格局。近期“特朗普2.0”导致美债利率上行,中美利差扩大,同时美元指数走强,这些因素都给人民币带来一定贬值压力。但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系列利好政策落地见效,人民币汇率有望获得支撑。
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取决于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博弈。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汇率波动将成为常态。对于投资者而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配置资产,将是应对汇率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