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干眼症与心理健康:一个不容忽视的关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干眼症与心理健康:一个不容忽视的关联

引用
科学网
7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9/529812.shtm
2.
http://www.zgyydb.ac.cn/zgyydb/article/html/202430014
3.
http://www.news.cn/20240606/591062d8cac342d9b88266005f3a5825/c.html
4.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7239/20241016/f94812b055d841df80ec952f321b60f1.html
5.
https://gdsxlws.com/news/infor.aspx?ArticleId=885&ColumnCode=A503
6.
https://www.gzzoc.com/node/12672
7.
https://mm.sciconf.cn/cn/minisite/speaker/23037?search=

“干眼症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近视的第二大眼部疾病,发病率高达21%-30%。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干眼症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杨浦区市东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赵婕指出,干眼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及时治疗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干眼症与心理健康的双向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干眼症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一方面,长期的眼部不适会引发负面情绪;另一方面,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也会加重干眼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梁凌毅教授表示:“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人更易有干眼,且症状更明显,而幸福感较高的人患干眼的症状更轻。”这种心理与生理的相互作用,使得干眼症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

真实案例:干眼症引发的心理困扰

32岁的李女士是一名IT工作者,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她患上了严重的干眼症。“眼睛干涩、疼痛,有时候甚至看不清楚屏幕,”李女士说,“这种不适感让我越来越焦虑,工作效率也大幅下降,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像李女士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干眼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抑郁。

创新疗法:笑一笑,缓解干眼症

面对干眼症带来的身心困扰,医学界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近期,一项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梁凌毅、刘奕志教授团队和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发现,简单的“笑的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

研究显示,每天进行四次、每次30遍的“笑的训练”,持续八周后,轻中度干眼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效果甚至不亚于使用人工泪液。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停止训练后的四周,患者的干眼症状依然持续改善。

梁凌毅教授解释道:“当人开始大笑,自主神经会被激活,能够刺激泪液分泌。这一发现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日常预防与缓解建议

除了专业的医疗干预,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缓解干眼症状:

  1. 调整用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景物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2. 眼部护理:定期进行眼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促进油脂分泌;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

  3.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Omega-3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等,有助于改善眼部健康。

  4.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专家建议:科学治疗是关键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干眼诊疗中心副主任刘洪安强调,干眼症的治疗需要科学规范。虽然市面上有许多人工泪液等眼药水,但这些产品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过度使用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对于确诊的干眼症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清洁睑缘、疏通睑板腺、强脉冲激光治疗等。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干眼症不仅是一种眼部疾病,更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在关注眼部症状的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缓解干眼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