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妍医生详解:肌酐升高背后的5个关键因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妍医生详解:肌酐升高背后的5个关键因素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54431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0453869958227075690
3.
https://m.familydoctor.com.cn/202403/3026406.html
4.
https://csc.cma.org.cn/art/2024/4/18/art_619_56220.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5/20/37107441_1120485403.shtml
6.
https://www.lcgdbzz.org/cn/article/doi/10.12449/JCH241207?viewType=HTML
7.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d7b2113070752a355be806c88a989260
8.
https://rs.yiigle.com/yufabiao/1495488.htm
9.
https://nj.benqmedicalcenter.com/newsdetail_4357.html

肌酐水平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恶化。湘雅三院肾内科刘妍医生在肾上线平台详细解析了肌酐升高的关键因素,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指标的变化。

01

肌酐升高的机制解析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与尿蛋白不同,肌酐反映的是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而非滤过膜的通透性。因此,即使尿蛋白控制良好,肌酐也可能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升高。

02

关键因素一: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间质病变是导致肌酐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肾小管和间质出现纤维化、慢性化病变时,即使尿蛋白得到控制,肌酐也可能持续升高。这是因为肾小管间质病变会影响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导致GFR下降。

03

关键因素二:药物使用初期反应

一些治疗肾病的药物,如RAS阻断剂(普利/沙坦类)、格列净类等,在用药初期可能会导致肌酐短暂升高。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用药后的1-2个月内,不会持续上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暂时性升高是为了换取长期肾功能的稳定,但如果涨幅超过30%,则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04

关键因素三:肾病进展过程中的变化

在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肌酐升高而尿蛋白反而减少。这是因为随着肾病的发展,大量肾小球硬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蛋白质漏出减少,而肌酐排泄也同时减少,从而出现肌酐升高而尿蛋白减少的情况。

05

关键因素四:检测误差和特殊情况

在评估肌酐水平时,还需要考虑检测误差和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肌肉量极低或极高的患者、炎症状态、高分解代谢状态等都可能影响肌酐的检测结果。此外,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肌酐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06

应对策略

面对肌酐升高,患者应该:

  1. 定期监测肾功能,关注血肌酐的动态变化。
  2. 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随意停用保护肾脏的药物。
  3.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4.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5. 遵医嘱进行必要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因。

肌酐升高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现象,需要综合分析和判断。患者不应过分焦虑,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延缓肾病进展,降低尿毒症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