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柳叶刀》研究揭示大流行对人类健康的深远影响
COVID-19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柳叶刀》研究揭示大流行对人类健康的深远影响
202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最新《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其中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引发了全球关注:COVID-19已迅速攀升为全球第二大死因。这一结论来自对2021年全球死亡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大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深远影响。
1.6年的生命代价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疫情健康影响评估。研究显示,2019年至2021年间,全球预期寿命骤降1.6年,这一降幅远超此前估计。这意味着仅仅两年时间里,人类在健康领域失去了近十年的进步成果。
这一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显著差异。美洲和东南亚地区遭受重创,预期寿命下降约3年;而西太平洋地区则相对幸运,仅损失不到0.1年。这种差异反映了各国应对疫情能力的不均衡,也凸显了全球卫生安全体系的脆弱性。
每天都在发生的悲剧
要理解COVID-19如何成为第二大死因,我们需要关注它对每日死亡人数的影响。研究显示,2020年和2021年两年间,全球约有1300万人因COVID-19失去生命。这个数字不仅反映了直接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还包括因医疗系统崩溃而未能得到及时救治的其他疾病患者。
一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糟
研究还揭示了疫情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惊人差异。墨西哥城、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经历了全球最大的预期寿命降幅。而在约旦和尼加拉瓜等国,即使在调整了人口年龄结构后,超额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这在之前的整体数据中并未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和林波波省成为全球疫情期间年龄调整超额死亡率最高、预期寿命降幅最大的地区之一。相比之下,巴巴多斯、新西兰和安提瓜及巴布达等国家和地区则表现出较低的年龄调整超额死亡率。
全球卫生体系的警钟
这一发现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敲响了警钟。它不仅揭示了COVID-19的致命性,更暴露了全球卫生安全体系的脆弱性。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所说:“我们必须记住进步是多么脆弱。仅仅两年时间,COVID-19大流行就抹去了十年的预期寿命增长。这就是为什么新的大流行协议如此重要:不仅要加强全球卫生安全,还要保护对卫生的长期投资,促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公平。”
希望的曙光
尽管疫情对成人健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在疫情期间持续下降,2021年比2019年减少了50万例,降幅达7%。这表明即使在最严峻的全球卫生危机中,通过持续的公共卫生努力,仍有可能保护最脆弱群体的健康。
未来的启示
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死亡率的影响提醒我们,面对新型病原体,人类社会仍然脆弱。它不仅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还逆转了来之不易的健康进步。这一教训告诉我们,加强全球卫生安全体系、提高疫情应对能力、促进全球卫生公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
正如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所指出的,虽然COVID-19大流行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它并没有完全抹去历史进步——从1950年到2021年,人类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仍增加了近23年。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尽管面临巨大挑战,但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国际合作,人类仍有能力克服危机,继续推进健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