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游记》里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游记》里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437948/
2.
https://weread.qq.com/web/search/books?keyword=%E4%B8%AD%E5%9B%BD%E5%8F%A4%E5%85%B8%E5%B0%8F%E8%AF%B4
3.
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5/437948/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0A069OZ00
5.
https://m.qidian.com/ask/qosfojdwzlw
6.
https://m.qidian.com/ask/qqbqbwzosbpbp
7.
https://meethigher.top/blog/2024/black-wukong-youji/
8.
https://www.zjxc.gov.cn/col/col1488330/index.html
9.
https://www.yacla.cn/article/category/article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成语,出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五十回。在原著中,这句诗并非孤立出现,而是与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一系列遭遇紧密相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警示。

01

成语出处与背景

《西游记》第五十回名为《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一座高山,孙悟空前去探路,发现山中有一座洞府,洞府中住着一个美丽的女子。女子邀请唐僧师徒进洞休息,孙悟空前去打探,发现这是一个妖怪的洞府,便设计救出了被妖怪捉拿的众僧人。

在这一回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诗出现在孙悟空与唐僧的对话中。当时,唐僧对孙悟空说:“徒弟,我这番来西天取经,怎么这等艰难?我想要回去了。”孙悟空回答道:“师父,你忘了菩萨的法旨,又思乡恋土,不肯前进,却自招魔障也。古人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若要归乡,我也不阻你,但只是路途艰难,魔障不息。”

02

成语的深层含义

在这段对话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并非简单的比喻,而是对修行者所面临困境的深刻揭示。这里的“道”代表正气、正义和修行之道,而“魔”则象征邪恶、诱惑和干扰。这句话表明,随着修行者道行的提升,所面临的魔障也会相应增强。这种魔障不仅来自外界的妖魔鬼怪,更包括内心的欲望和妄念。

03

《西游记》中的正邪较量

《西游记》作为一部以取经之路为主线的小说,处处体现了正邪较量的主题。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正邪对抗的寓意。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是这种对抗的集中体现。

例如,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白骨精三次变化,每次都比前一次更加狡猾,最终还是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在“真假美猴王”的情节中,六耳猕猴假冒孙悟空,不仅迷惑了唐僧,甚至让观音菩萨也难以分辨,最终还是靠如来佛祖的慧眼识破。这些故事都印证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道理。

04

现实启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成语,不仅在《西游记》中有着深刻的寓意,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进步,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会相应增加。这种挑战既可能来自外界的阻碍,也可能来自内心的动摇。

正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之路一样,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只有始终保持警惕,坚定信念,才能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理想的彼岸。这种精神,正是《西游记》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