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许仕杰教授推荐:中医食疗缓解胃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许仕杰教授推荐:中医食疗缓解胃痛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vc_2573778971800003493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3448848225210388786
3.
http://www.doctorsofcause.com/xiaohuaxingkuiyang/824.html
4.
https://zyj.beijing.gov.cn/sy/whkp/202407/t20240715_3749820.html
5.
https://www.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eitong-2188.html
6.
http://www.ahbbnk.com/jixingweiyan/index.html
7.
http://www.doctorsofcause.com/manxingweiyan/index.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1602
9.
https://www.btmc.edu.cn/ltxgbzgglc/info/1018/1882.htm

许仕杰教授作为知名中医专家,在宏韵中医出诊时分享了多种针对不同证型胃痛的中医食疗方法。中医认为,胃痛的成因多样,包括寒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等,因此治疗时需辨证施治。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证型的食疗方案。

01

饮食伤胃型胃痛

症状表现

嗳腐吞酸,胃脘疼痛,胀满拒按,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酸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黏腻不爽,有暴饮暴食史,舌尖红,苔厚腻,脉滑。

食疗方案

  1. 保和丸加味: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
  2. 饮食建议: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增加富含维生素U的食物摄入,如菠菜、卷心菜,以帮助修复胃黏膜。
02

肝气犯胃型胃痛

症状表现

反酸烧心,口干口苦,胸闷叹息,胃脘胀痛,或攻窜牵引背胁,烦躁易怒,情绪波动诱发或加重疼痛,嗳气或排气后缓解,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食疗方案

  1. 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川芎、香附、陈皮疏肝解郁、行气和中,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枳壳、佛手理气解郁而不伤阴。
  2. 饮食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茶、陈皮茶等理气和胃的饮品。
03

湿热中阻型胃痛

症状表现

胃脘灼痛,吐酸嘈杂,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口渴不欲饮水,小便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食疗方案

  1. 清中汤加味: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半夏、茯苓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胃。
  2. 饮食建议: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如冬瓜、苦瓜等清热利湿的蔬菜。
04

脾胃虚寒型胃痛

症状表现

反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凉,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力弱。

食疗方案

  1.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茯苓健脾益气补中,白术健脾燥湿,木香、砂仁行气和胃,姜半夏、陈皮和胃降逆,干姜温中散寒,甘草甘缓和中。
  2. 饮食建议:多吃温热食物如姜汤、羊肉等,避免生冷食物。可适量饮用黄芪茶、桂圆茶等温补脾胃的饮品。
05

寒热错杂型胃痛

症状表现

吞酸时作,饮食喜热,食凉胃胀或腹痛腹泻,胁肋胀满,口干口渴,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食疗方案

  1. 左金丸加味:黄连、黄芩、栀子清肝泄热,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制酸。
  2. 饮食建议: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保持饮食温和。可适量饮用姜茶、蜂蜜柠檬水等调和寒热的饮品。
06

其他实用建议

  1. 规律饮食: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2.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减轻胃部负担。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及烟酒等刺激性物质。
  4. 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胃部健康,保持平和心态有助于缓解胃痛。
07

就医建议

虽然中医食疗对缓解胃痛有很好的效果,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食疗调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获得针对性治疗。

通过合理的食疗方案和生活习惯调整,可以有效缓解胃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请记住,食疗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必要的药物治疗和专业医疗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