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云龙湖暴走:健身还是伤身?
徐州云龙湖暴走:健身还是伤身?
近年来,徐州云龙湖畔掀起了一股暴走热潮。每天早晚,湖边都会聚集大量暴走爱好者,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在湖畔道路上快速行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孩童都参与其中的运动,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市民。然而,暴走真的对身体有益吗?它能带来哪些好处,又有哪些潜在风险呢?
暴走的健身效果
暴走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每天步数超过2200步时,就可降低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每天步数达到9000~10500步时,无论坐多久,死亡风险最低。此外,暴走还能带来以下好处:
增强心肺功能:较快速度的步行,能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锻炼肺功能,还有助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病。
帮助缓解便秘:走路时采用“一字步”的走法,双腿交错行走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改善便秘。
预防骨质疏松:走路时,重力和肌肉收缩的双重刺激能帮助人体维持骨量、增强肌肉力量、提升关节稳定性。
降低患癌风险:英国研究发现,坚持每天以每分钟100~120步的强度健走约1.6公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疾病的治疗、恢复有明显益处。
暴走的潜在风险
然而,暴走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如果运动不当,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
膝盖损伤: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进行长时间的暴走容易造成膝关节不稳定,出现膝盖损伤。特别是肥胖人群,过重的体重会加重膝盖负担。
足部问题:长时间暴走可能导致脚底起泡、磨伤。一位小红书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暴走一万步后,脚底起泡,感觉挑破疼不挑破也疼,最后挑破了天天涂碘伏,真疼。”
肌肉拉伤:错误的走路姿势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尤其是腿部和腰部肌肉。
心血管问题: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过度运动可能引发心脏病等严重问题。
如何科学暴走
为了确保暴走既能达到健身效果,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正确的姿势:腰背挺直,颈肩放松,轻轻收腹,下颌微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双臂以肩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自然摆动,最好做到“前不过肩,后不过腰”。轻轻抬腿迈出脚,然后按照“脚跟→脚掌→脚趾”的顺序“滚动”着地,踩实以后再抬另一只脚。
合适的装备:穿一双有支撑性的鞋,鞋底软硬适中,可缓冲散步时脚底的压力,并保护脚踝关节免受伤害。袜子最好是纯棉的,着装选择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最好带一瓶水,在运动过程中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
合理的时间安排: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早晨是疾病高发时段,而且早晨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可在晚饭后走路锻炼,应在饭后半小时,并将锻炼结束时间控制在睡前两小时,比如晚上11点睡觉,9点就要结束锻炼。
选择合适的场地:少在路边走,公路边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易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柏油路面过于坚硬,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不要在坚硬或太过光滑的地面进行,建议选择塑胶地面,对关节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公园和自家小区空气质量较好,可以避免呼吸系统受损。
控制运动强度:国家体育总局将中等强度运动的感觉,描述为“呼吸较急促,只能讲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长句子”。走路时可试着说说话来测试,感觉微喘,但可舒适交谈,表明步速适中,已达到快走强度。
多样化运动方式:如果觉着单纯的走路乏味枯燥,可以尝试变着花样走。比如走走跑跑、倒着走、踮脚走等。但需要注意,每次不能时间过长,5~10分钟为佳。
做好热身和拉伸:运动前做10分钟热身,运动后进行适当拉伸,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还可以让身体机能恢复到安静水平,加速疲劳消除。
暴走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确实能带来诸多健康益处。但要想真正达到健身效果,又不损伤身体,关键在于科学运动。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才能让暴走真正成为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