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助力社会治理
社区社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助力社会治理
社区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兴起。它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不仅解决了社区内困难群体就业问题,还有效弥补政府福利空白,推动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在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中大有可为,特别是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什么是社区社会企业?
社区社会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它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公众福利为目标,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传统企业不同,社区社会企业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种模式最早起源于英国,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西林社区的创新实践
2024年5月,云南省首家社区社会企业——春归西友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在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西林社区成立。该公司由社区居委会作为特别法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市场行为盘活社区资源,服务社区居民。
春归西友社区服务有限公司通过“社区主动引领+企业自主运营”的模式,促进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公司成立半年来,已开展现场教学33次,覆盖810余人,实现收入15000元。此外,社区还成立了第二家社会企业——昆明锦西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以空间换服务、换收益的模式,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入驻,构建了一个集托育就业、社区助餐、家政便民、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服务平台,覆盖各类群体3000余人,实现营业收入60000元。
在就业创业方面,西林社区聚焦创业就业,坚持多方共治理念,成立社区双创中心,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企业。目前,社区已成功孵化和引入3家企业,通过“以创带就”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20个。云南文武门文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举表示,该公司培育的多新媒体工作室,已经接手不少市场项目,去年营收40多万元。公司还致力打造运动板块业务,去年已成立5人团队,盈利20多万元。
社区社会企业的多重价值
社区社会企业在推动社区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它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了传统社区服务资金短缺、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次,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特别是为大学生、低收入群体等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此外,社区社会企业还能够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社区社会企业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认知度不高、政策支持不足、法律地位模糊等问题。截至2023年3月,全国仅有314家机构获得社会企业认定,覆盖19个省份,涉及16个行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和规模都面临瓶颈。
要推动社区社会企业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社会企业的法律地位;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三是提升社会认知度,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鼓励创新,探索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社区社会企业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前景广阔。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还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路径。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社会认知的提升,社区社会企业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