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洼村:太行山里的“石头王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洼村:太行山里的“石头王国”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panjin.gov.cn/html/1783/
2.
http://www.sjzps.gov.cn/columns/2ae4866e-4d0c-420f-81d5-98a946074dc8/202412/30/fc907100-9e12-47d4-bfc5-4164103ba8fd.html
3.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_org.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cid=659263543056541696
4.
http://new.pd.gov.cn/rdzt/dbtpzt/yqwmw/wmfc/202408/t20240819_1939835.html
5.
http://handan.hebnews.cn/2024-04/19/content_9167602.htm
6.
http://www.news.cn/20241011/899443cf5c474e858a48ee33de70b7a8/c.html
7.
https://news.cau.edu.cn/mtndnew/429436c34a6c45d2840eaffcaf7d4b35.htm
8.
https://www.by.gov.cn/ywdt/mtxx/content/post_10080950.html

冬月时节,寒意更显。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涉县大洼村褪去绿意,梯田线条愈加明显,山下古老的大洼石桥静静矗立,不少游客徜徉在石桥下驻足留影,感受那历史岁月留下的痕迹。

大洼村被誉为太行山里的“石头王国”,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2016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的大部分建筑都取自山上的石头,是典型的“石头村”,村里石桥、石板路、石头房层层叠叠,到处可见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等生活用具,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特点,吸引众多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

“一进山就感到心旷神怡,这里不但景色美,最吸引我的还是这石头村,错落有致的建筑让我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天津游客刘玉华兴奋地说。

曾经的大洼村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村里除石灰石储量丰富外,其余资源十分匮乏,再加之地处山区,可用耕地较少,严重制约着大洼村的经济发展。

2016年,大洼村立足“居民文化”“石头文化”,挖掘历史遗迹、名人文化、故事传说以及乡土民俗文化内涵等进行旅游开发,从环境整治、古居保护、村庄美化、绿化着手,丰富充实旅游文化,做足“传统村落”文章,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的大洼村景点遍布,游客络绎不绝,旅游业蓬勃发展,村民们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今年,我们在原有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经过升级改造,增加了咖啡馆、精品民宿、音乐表演等新业态,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余万人次。”大洼村党支部书记张巨元介绍。

石屋上袅袅炊烟升起,山柴炖的饭菜四溢飘香。夜幕降临,大洼村灯火通明,石头房子在灯光映照下,变得更加美不胜收,不少游客纷纷拿起手机拍照打卡,村里石板路旁,夜市摊点张罗起来,小山村变得更加热闹。

游客来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我们这里的民宿几乎天天爆满,平均每天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真的实现了‘游客乐带动农家乐’。”大洼村农家乐负责人赵小兵说。

随着每年游客的不断增多,大洼村的乡村旅游托起了当地百姓富足的“金饭碗”,昔日的“石头村”借着旅游产业这股东风,实现了华丽转身。

大洼村的乡村旅游已逐步发展为村级支柱产业,现村内发展有农家乐、露营基地、民宿、小酒馆、咖啡馆等设施。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万元。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

“以前村里只有老人,随着大洼村不断建设,年轻人都回来创业,还可以照顾老人,现在大洼村越来越热闹,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大洼村村民张女士说。

青山环抱中的大洼村,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如今,村民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品读着乡村的恬静与悠然,享受着乡村旅游带来的美好日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