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晓教授谈腹膜透析新趋势:智慧医疗引领肾病治疗新方向
阳晓教授谈腹膜透析新趋势:智慧医疗引领肾病治疗新方向
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阳晓教授分享了关于腹膜透析治疗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她指出,随着置管技术和辅助管理技术的进步,腹膜透析不仅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适用范围,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和智慧腹膜透析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这些新趋势将有助于应对全球日益增长的终末期肾病负担,为更多患者提供可靠且可负担的治疗选择。
技术突破:让治疗更安全便捷
置管技术是腹膜透析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肾内科成功完成了首例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套管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这一创新技术融合了吉林市中心医院朱白教授发明的套管穿刺置管术及国外DSA引导下腹膜透析置管的技术优点。利用套管穿刺方法将传统手术经过的腹直肌、腹直肌后鞘、腹膜抠手难做的这个过程变得简单容易,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可立即开始腹膜透析治疗,且套管穿刺装置可消毒重复利用,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则通过优化麻醉方法和手术方式,提高了置管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体验。在肾脏内科副主任丁嘉祥的管理下,该中心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更在患者体验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与麻醉科等科室的紧密合作,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智慧医疗:让居家治疗更安心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腹膜透析正在改变患者的治疗方式。
台湾大学医院透析团队开发了一套AI聊天机器人系统,专为腹膜透析患者量身打造。此系统能提供患者即时、准确的卫教资讯,并依循检索内容回覆常见问题,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患者可透过平台轻鬆取得透析技术影片教学、居家照护指南、常见问题解答、饮食建议等资讯。此AI聊天机器人具備三大優勢:即時性、客製化和便利性。目前產品已分享與會院所25家,共75位腹膜透析護理師參與,未來,將持續優化系統,並積極推廣至其他醫療院所,讓更多的腹膜透析患者受惠。
在中国大陆,自动化腹膜透析远程管理技术(APD-RPM)也已逐步应用于临床。这种技术集成了信息管理、处方调整、数据传输、自动分析、在线监测等功能,能够满足患者居家治疗时医护远程监控和指导的需求,使居家腹膜透析治疗更加智能、安全、精准、高效。
未来展望: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阳晓教授强调,未来腹膜透析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理念。这不仅意味着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更要考虑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通过“递增透析”等技术手段,可使患者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生活,较少治疗负担,从而带来生活质量的获益;同时,多维度评估高质量腹膜透析处方,增加医患接触频率及时间,进而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预后。
此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为腹膜透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机器学习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在疾病的机制探索、诊断、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方面进行了应用。既往有研究应用机器学习联合免疫指标预测腹膜炎患者的病原体种类及预后,或联合机器学习及代谢组学结果对腹膜透析患者特征进行分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有研究应用机器学习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转运功能进行预测,最终纳入了5个变量可较好的预测患者的腹膜转运状态(AUC=0.871),并将其转化为网页以方便使用。
随着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和应用,腹膜透析正朝着更安全、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也为全球肾脏病医疗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