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共识:AI人才新标准出炉!
深圳共识:AI人才新标准出炉!
1月19日,在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上,一项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化的“深圳共识”正式发布。这一共识的出台,不仅为我国AI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破解全球AI人才短缺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深圳共识”:AI人才培养的新标准
“深圳共识”提出,全国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应积极在人工智能学科专业教学中设置场景创新类专业课程,激发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场景想象力,提升学生场景创新素养与能力。这一建议直击当前AI教育的痛点——理论与实践脱节。通过增设场景创新课程,学生将有机会在真实应用场景中锻炼创新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双导师制”: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探索
为解决AI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深圳共识”提出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体。其中,最具创新性的举措是推行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通过企业和高校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发布真实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项目,学生将有机会在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的双重指导下,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无缝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AI技术普及的新高地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在AI技术普及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深圳共识”提出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建议深圳加强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和公众认知提升工作。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展览、体验活动等形式,让公众更加了解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深圳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氛围。
可持续发展:AI技术创新的新路径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深圳共识”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议推动绿色、低碳、环保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径,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化社会贡献力量。
“深圳共识”:引领全国AI人才培养新方向
“深圳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创新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技术普及、注重可持续发展,这一共识为全国高校和职业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随着其理念的深入实践和推广,必将为我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