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节水宣传活动精彩纷呈,全国掀起节水新热潮
水利部节水宣传活动精彩纷呈,全国掀起节水新热潮
2024年3月22日至28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节水宣传活动。本届活动以“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为主题,水利部联合各地水利委员会,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节水意识,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水利部统筹部署,创新活动亮点纷呈
水利部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节水大使”校园行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走进西安理工大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节水科普讲座。此外,“节水大使”们还深入社区和企业,通过互动问答、节水知识普及等形式,将节水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水利部还推出了“我为幸福河湖代言”主题宣传活动。3月23日,该活动在广东东莞正式启动,以东深供水工程为主线,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幸福河湖建设。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公众参与,掀起了全民护水的新热潮。
各地积极响应,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各地水利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节水宣传活动。
在北京,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组织老同志走进北京市回民学校,开展节水护水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专家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授课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普及节水知识,培养他们从小树立节水意识。
上海则充分利用地标建筑优势,在外滩、陆家嘴等标志性地点亮起节水宣传标语,借助城市地标效应,扩大节水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西藏阿里地区,水利部门通过发放节水宣传单和节水宣传礼品,邀请专家讲解惜水、护水、节水知识等方式,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节水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LED屏等媒体平台,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节水护水活动。
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公众参与度
各地在节水宣传活动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力求让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重庆水利系统首个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站揭牌,并进行了首次庭审活动。这种将司法实践与水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法治意识,也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陕西华阴市则将传统艺术与节水宣传巧妙结合,通过老腔新唱节水歌的形式,让节水理念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开来。
媒体联动,扩大宣传效应
为扩大节水宣传的影响力,各地纷纷借助媒体力量,开展多维度宣传。
《人民日报》发表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署名文章,从国家层面阐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陕西广播电视台推出《县(区)委书记谈节水》节目,首次邀请来自河北、黑龙江、江苏、福建、四川、陕西的6名县(区)委书记,围绕节水工作展开深入探讨,为节水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活动成效显著,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水宣传活动,公众节水意识显著提升。各地通过发放节水宣传资料、开展节水知识讲座、组织节水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让节水理念从“要我节水”转变为“我要节水”。
此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公众的节水意识,更为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节水理念的不断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水资源将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