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新海港“二线口岸”即将交付使用!
海口新海港“二线口岸”即将交付使用!
近日,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建设项目进入收尾冲刺阶段,即将交付使用。该项目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重点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23.374万平方米,分查验区及配套区两部分。建成后将大幅提高车辆、货物进出效率,全面助推海南自贸港建设。
项目亮点:技术创新与设计美学的完美融合
新海港“二线口岸”项目在设计和施工中融入了多项创新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项目中部的膜结构屋面,形若层层海浪,与整体构成“白浪平沙”意象。这种设计不仅美观,更兼具实用功能。
膜结构屋面安装面积约5.2万平方米,采用特殊材质,需兼顾防漏、防渗、抗台风等特性。施工过程中,中铁广州局项目技术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部专门组建了技术攻坚团队,解决了钢构件弯曲加工精度、运输保存等技术难题。
政策解读: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支撑
海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对外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二线口岸”出岛货物运输物流信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旨在为归集“二线口岸”出岛货物运输物流信息提供政策支撑,统筹做好物流信息和数据的归集共享工作。
《办法》坚持“一个聚焦,两个强化”。一是聚焦出岛货物。将管理对象聚焦至通过“二线口岸”出岛的海关监管货物,与《海关监管办法》管理要求相配套。二是强化自动传输。明确信息归集方式原则上以系统对接为主,不具备信息化系统的,向其提供相关数据报送功能,最大化便利企业报送。三是强化数据共享。归集的物流信息按照我省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共享,并与口岸、海关等系统有效衔接,支撑实现跨部门联合监管。
实际应用:大幅提升过海效率和体验
新海港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过海效率和旅客体验。春运期间,琼州海峡全面执行车辆过海预约制度,小车旅客按已购船票的发船时间提前不超过2小时进港,有效避免了现场购票造成的拥堵。
海口公安交警在距离新海港码头约7公里的路段设置车流分导器,通过车牌识别系统,对未提前预约过海的车辆进行分流,确保港口周边道路畅通。同时,新海港周边多条道路建成,实现客车和货车分离,过海车辆和社会车辆分离,进一步提升了进港效率。
未来展望: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新海港“二线口岸”项目的建成,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新的动力。项目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离岛货车“一站式”通关查验,大幅提升新海港通关便利化水平,实现“二线口岸”货物和车辆进出的有效监管和自由流动。
同时,该项目将有力推动海南物流和贸易的发展。通过优化运输流程和提升港口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海南在区域贸易中的竞争力。此外,项目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新海港“二线口岸”必将在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