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草莓节:一颗草莓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昌平草莓节:一颗草莓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1月21日,第十一届“北京草莓之星”评选暨第六届昌平草莓节在乐多港万达广场盛大开幕,标志着北京冬季最具特色的农业节庆活动再次拉开帷幕。本届草莓节以“莓美与共·宜居昌平”为主题,不仅是一场味觉盛宴,更是昌平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品种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莓”系列
本次草莓节的最大亮点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与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联合选育的“中莓”系列新品种首次亮相。这一系列品种经过6到8年的精心培育,具有多项突出优势:
- “中莓华悦”:最大特点是早熟,北京地区10月中旬即可上市,填补了10月中旬至12月初的市场空白期。同时具备浓郁香气和优良口感。
- “中莓香玉”:果实全红,颜色鲜艳,糖度可达16%以上,香气浓郁甜美。
- “中莓6号”:糖度最高可达18%,香气浓郁,果肉细腻紧致,回味无穷。
盛大开幕:多元业态融合的文旅盛宴
本届草莓节采用主会场与分会场双线联动的形式,主会场设在乐多港万达广场,现场热闹非凡。近40家展销摊位整合了昌平区内丰富的优质资源,除了展示传统的“红颜”“圣诞红”等当家草莓品种,还推出了众多特色农产品、非遗美食及创新文旅产品。
活动当天发布了6条草莓主题线路,串联起兴寿、崔村、小汤山等重点草莓片区的特色文旅资源,涵盖草莓采摘、乡村休闲、民俗美食、温泉度假等多元业态,构建起集多种体验于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
产业振兴:打造都市农业新标杆
昌平草莓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区共有草莓温室5000余栋,覆盖13个镇街,现有品种100余种,年产量可达600万公斤,带动70余个村庄的1500余户农民致富增收。
最新发布的“昌平草莓指数”显示,2024年四季度产业景气指数达到106.14点,品牌影响指数为105.79点,较上年同期增长1.8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昌平草莓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模式创新:科技赋能与品牌引领
昌平草莓产业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双轮驱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与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为打造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平台和高效生产示范园区奠定基础。
同时,昌平草莓已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成为北京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农产品。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昌平草莓正从区域品牌向全国乃至国际品牌迈进。
经验启示:都市农业发展的昌平模式
昌平草莓产业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品种创新、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和科技支撑,昌平区成功打造了一个高价值的都市农业产业,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这种“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发展路径,展现了乡村振兴与都市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