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购金潮涌,黄金投资正当时?
全球央行购金潮涌,黄金投资正当时?
2022年以来,全球掀起了一轮罕见的央行购金热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到1081吨,2023年为1037吨,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前两个月全球央行累计购金64吨,尽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是2022年同期的四倍之多。
央行购金潮背后的深层逻辑
这轮购金热潮背后,折射出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
首先,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紧张是重要推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推动贸易保护主义,滥用美元制裁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寻求美元之外的替代储备资产。俄罗斯在遭受制裁后大幅增持黄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其次,美元信用的削弱也是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债务持续攀升,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动摇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相比之下,黄金作为超主权的避险资产,自然成为各国央行的重要选择。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是购金的主要动机。以中国为例,尽管已是全球主要的黄金储备国之一,但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仍有1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
央行购金如何影响黄金价格?
央行购金热潮对黄金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2022年10月以来,黄金开启新一轮牛市,2024年涨幅高达26.6%,创下近14年新高。2025年初,金价更是突破29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
从供需关系来看,央行购金已成为黄金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达333吨,推动当季黄金总需求同比增长近12%。这种持续的官方需求,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
黄金投资机会展望
展望未来,黄金的投资价值依然值得期待。
瑞银已将未来12个月的金价预测上调至3000美元/盎司。支撑这一预测的主要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全球央行持续购金、以及“去美元化”趋势的深化。
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黄金投资并非没有挑战。专家指出,黄金投资存在“三难”:决策难、择时难、持有难。在金价不断创新高的背景下,投资者容易陷入短期博弈的陷阱,忽视了黄金作为长期避险资产的本质。
建议投资者在配置黄金时,应将其视为资产多元化的一部分,而非单纯的投机工具。可以考虑通过黄金ETF、实物黄金等多种方式分散投资,同时保持足够的耐心,避免频繁交易。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黄金的配置价值依然突出,但理性投资、长期持有才是获取稳定回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