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演唱会市场收官:创新引领市场,国际艺人重返中国舞台
2024年演唱会市场收官:创新引领市场,国际艺人重返中国舞台
2024年,中国演唱会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达17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在这一年里,从一线明星到新生代歌手,从体育场到剧院,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演唱会的热潮席卷全国。
年底演唱会市场的火爆景象
年底的演唱会市场更是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以邓紫棋为例,她凭借75场演唱会、27亿元票房的成绩,成为2024年演唱会市场的最大赢家。其中,69场在体育场,6场在体育馆,秒光率高达100%,成为腾讯白皮书评选的演唱会秒光TOP1。她还成为首位华语歌手巡演解锁五大体育场的歌手,动员人数近300万,想看人数最高的达到83.2万,是上海体育场的演唱会。
周深的《9.29Hz巡回演唱会》同样令人瞩目。这场巡演不仅在规模上创下新高,更在内容创新上树立了行业标杆。每一场巡演中,周深都会诚意满满地演唱近三个小时,并且在巡演歌单也有特别的巧思,由三大部分构成:巡演曲目+城市限定+新专辑《反深代词》的新歌全球首舞台,以此打造只此一回、别无分号的现场体验。
创新成为市场发展的新引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成为艺人和主办方的制胜关键。周震南将演唱会玩成了舞台剧+装置艺术展览+魔术表演的多重体验。来到他十月份演唱会现场的观众,一定会记住那两个巨型花体实墙。在音乐响起后,周震南更是在魔术视觉差的帮助下,巧妙运用替身完美“骗”过现场观众,来了个意想不到的登场。
杨千嬅的MYTREEOFLIVE世界巡回演唱会则主打全广东歌,每场3小时演唱40首歌曲。演唱会曲目覆盖了她职业生涯多首热单,却又不是无逻辑的“热曲联唱”,而是有完整的世界观逻辑,深受观众喜爱。这轮演唱会历时近两年,全程37城53场 ,预计80W进场人次,巡演将于2025年1月收官。
观众群体年轻化,消费能力强劲
数据显示,18-34岁的年轻人已成为演出市场的消费主力。上海大剧院的调研显示,74.1%的调查观众每年在观演方面投入1000元以上。高频次观演人数占比显著提升,每年进入大剧场观演3次以上的观众,从2017年的68.4%上升至81.9%,观演次数在10次以上的占比达到15.3%。
年轻观众不仅追求演出质量,还注重体验感和互动性。他们愿意为了仪式感和拍照打卡花费五六百块钱和一个多小时来化妆、换古装、戴头饰。这种消费行为推动了演艺行业向个性化、体验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2025年市场展望:国际艺人回归,科技赋能演艺
2025年,随着国际交流的恢复,更多海外艺人将重返中国市场。Coldplay、谢霆锋、周杰伦等艺人都已宣布将在今年开启中国巡演。同时,VR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演体验。
《巴黎舞会 Le Bal de Paris》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一在7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荣膺交互内容最佳VR体验奖的作品,已于2024年7月16日起登陆上海机遇星球·IP MALL。在全世界最领先的虚拟技术的支持下, 2名专业舞者将在60分钟里引领10位来宾互动,在场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化身角色并参与叙事。
尽管市场火热,但也存在一些隐忧。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至少有30场大型演唱会被迫延期或取消,原因包括天气、场地问题以及票房不佳等。这表明,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主办方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市场风险,合理规划演出规模和票价策略。
总体来看,2024年演唱会市场的繁荣不仅体现了观众对现场娱乐的需求,更展现了演艺行业在内容创新和科技应用方面的积极探索。随着2025年更多国际艺人的加入和新技术的应用,我们有理由期待,演唱会市场将继续保持活力,为观众带来更多元、更精彩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