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烟率下降,但这些隐患仍需警惕
青少年吸烟率下降,但这些隐患仍需警惕
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虽然有所下降,但青少年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仍显不足。这一发现引发了社会对青少年吸烟问题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吸烟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13.7%的中学生尝试吸烟,男生(19.1%)高于女生(7.8%),农村与城市无明显差别。在尝试吸烟的中学生中,66.8%的尝试行为发生在13岁及之前,超过半数尝试行为发生在小学阶段。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4.2%,男生(6.4%)高于女生(1.8%),农村与城市亦无明显差别。过去30天内吸过烟的中学生中,每天超过20支的占3.5%。
青少年吸烟的原因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形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好奇心、同伴压力、家庭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烟草广告的诱惑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些青少年将吸烟视为成熟和独立的象征,而另一些则是在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吸烟场景。此外,家庭成员吸烟也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价格因素的影响
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香烟价格上涨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具体影响,但经济学理论和过往研究显示,价格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价格敏感的青少年群体更是如此。香烟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抑制部分青少年的购买能力,从而减少吸烟行为。然而,这种影响可能因地区经济水平和家庭收入状况而异。
其他影响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价格因素外,其他一些新兴现象也在影响着青少年对烟草的态度。例如,“烟卡”游戏在小学生群体中悄然流行。这种由烟盒制作而成的卡片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熟悉了各种香烟品牌和价格,还衍生出等级、收集、交易等经济属性,可能导致青少年对烟草产生不当认知。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指出,痴迷于“烟卡”对未成年人健康有几方面危害:因“烟卡”过早接触卷烟,有可能尝试模仿吸烟;沉迷其中、炫耀攀比,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学业;因收集“烟卡”出现偷香烟、打架、变相赌博等行为。
结语
尽管近年来青少年吸烟率呈现下降趋势,但青少年对吸烟危害的认知仍需加强。除了通过提高香烟价格来控制青少年吸烟外,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烟草危害的宣传教育、严格管控烟草广告和促销活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以及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戒烟支持和帮助。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青少年吸烟行为,保护下一代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