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养老理财市场迎来新机遇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养老理财市场迎来新机遇
12月15日起,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这一制度将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广至全国,税收优惠政策同步扩大至全国,每年缴费上限额度为12000元。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是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国家政策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两年的先行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和安排得到了普遍认可。截至今年11月底,参加个人养老金人数已超7000万人。
个人养老金制度采取个人账户模式,为参加人建立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这种模式具有权益直观、适应流动、开立账户简便、税收优惠直接、领取方式灵活等特点。相关问卷调查显示,97.7%的群众对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模式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目前,金融机构已陆续推出857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466只储蓄产品、200只基金类产品、165只保险类产品和26只理财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已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其中跟踪各类宽基指数的产品78只,跟踪红利指数的产品7只,涵盖了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和ETF联接基金。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可以让更多居民参与养老储备,提升养老规划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增强养老体系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能力。
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流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随着政策逐步完善,个人养老金带给资本市场的增量资金将高达万亿元量级。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倪鑫晨认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长期资金”,个人养老金的入市将对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建立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风格。
然而,要充分发挥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作用,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华夏基金提出建议,包括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分类施策、持续推动养老金融投教、促进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资金融通、增强特殊情形下提取的灵活性,以及不断丰富产品供给等。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持续发展,个人养老金将在满足居民养老需求、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