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专家推荐:体检必查十项,守护健康防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专家推荐:体检必查十项,守护健康防线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3011943219990403560
2.
http://www.tijianri.com/post/561.html
3.
https://www.hhgj.gov.cn/info/6701/567211.htm
4.
https://www.gzhe.net/portal/zixun/detail/rqbj/16804.html
5.
https://www.hanghangcha.com/hhcQuestion/detail/1294480.html
6.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88fe1c76ebe0015b3637a4beb19fd8a1
7.
https://www.zmyy.cn/v/124674.html
8.
https://archwellhealth.com/cn/news/%E8%80%81%E5%B9%B4%E4%BA%BA%E7%9A%84-14-%E9%A1%B9%E9%87%8D%E8%A6%81%E5%81%A5%E5%BA%B7%E6%A3%80%E6%9F%A5/
9.
https://www.feishu.cn/content/pre-employment-medical-exam-guide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专家推荐,在进行健康体检时有十项重要检查不可忽视。这些包括称体重、测血压、触摸浅表淋巴结及甲状腺乳房肿块、查眼睛、化验血尿便常规等生化项目、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波检查以及肛门指检。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多种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定期进行全面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保障身体健康。

01

十项核心检查,守护健康防线

02

1. 腰围与体重:肥胖的预警信号

“肥胖是百病之源”,身体过于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而过于消瘦会使抵抗力减低,免疫功能下降。腰围对健康影响非常大。如果腰围不达标,那么可能身体存在一些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比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等一系慢性疾病。2014年青岛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的关系》中指出,中心性肥胖导致的腰臀比异常,与血糖调节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都有关。不仅如此,2018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篇《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

03

2. 三大常规:基础却不可或缺

虽然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的预警作用较弱,但也能查出一些特殊疾病,不能忽视。

  • 血常规:血液在人身体内不断循环流动,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和体内各个脏器的正常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查血液中何种成分发生了变化也可能会据此寻找出疾病的病因,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继而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血常规的检查不容忽视。

  • 尿常规:不同的疾病,尤其是尿路及肾脏疾病,可通过尿液体现,如尿液的颜色、pH值,以及尿液中是否出现葡萄糖、亚硝酸盐、尿蛋白等,都对一些疾病有着预示作用。

  • 粪常规:有很多人在体检时会放弃粪便检查,觉得自己平时上厕所很正常也很规律,不会有大问题。实际上,很多疾病我们从肉眼无法判断。粪便检查不仅会观察大便颜色、形态,还会关注细胞、潜血等,对消化系统疾病、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4

3. 代谢指标:预防慢性病的关键

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这四项是基础必备检查,如果这些结果出现异常称为代谢综合征,可能会导致全身从上到下各器官的多种疾病,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某些癌症。为明确有无代谢综合征,体检中一定要用血压计测血压,抽血检查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情况。

05

4. 心电图:心脏健康的“听诊器”

心脏疾病在老年群体中高发,因此中老年人心脏功能检查必不可少。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变、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而对于X线、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检查、冠脉造影等具体筛查项目,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决定是否需要,可咨询专科医生。

06

5. 骨密度检测:骨骼健康的“晴雨表”

上了年纪后,骨骼疾病也要格外关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萧梅芳2020年8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骨内钙质一般从30多岁开始流失,但是骨质疏松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和45岁以上的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查。

07

6. 胃肠镜:消化道健康的“金标准”

胃肠镜是确定胃肠癌症的金标准。但是由于不重视胃镜检查,中国90%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40岁以上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有慢性胃萎缩、胃炎、胃息肉等的人群、胃癌家族遗传病史的人,都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肠镜。

08

7. 脏器功能检查:及早发现病变

肝脏、肺脏、肾脏等主要脏器,由于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感知,因此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已做到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不同脏器要进行检查不同,如肺功能检查胸片、低剂量螺旋CT,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

09

8. 感官检查:关注老年健康

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来说,这类检查可能并不重要,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必不可少。查眼底可及早发现老年性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等。特别是对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眼病等的筛检,只要简单的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即可,就能避免失明这样的悲剧。同样老年人如果有听力下降等问题,及早发现,尽早用助听器能更好地改善状况。

10

科学选择,个性化体检

面对市面上眼花缭乱的体检套餐,很多人容易陷入体检项目越多越好的误区。事实上,有些与个体需求无关的检查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病情的延误。例如,自身身体情况良好,但因为听说PET-CT检查肿瘤比较敏感,便主动要求检查。虽然PET-CT能够用于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但价格昂贵,且检查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个人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比如,年轻人可以重点关注基础检查,而中老年人则需要增加肿瘤筛查等项目。同时,不要忽视医生的专业建议,及时跟进异常指标的复查。

11

正确解读体检报告

拿到体检报告后,首先要找到医生书写的异常项目解读页面或栏目,上面有整份报告的概况、进一步检查和复诊的建议,之后再去对应正文中的指标逐一阅读。报告中的符号“+”表示该项目定性为阳性,符号“-”则表示该项目定性为阴性。而符号“↑”表示高于正常范围,符号“↓”表示低于正常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有箭头符号就表示异常。例如,血液生化中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参考范围,这个指标偏高是提示血液中优质的胆固醇升高,反而是好事。在阅读体检报告的时候,可到全科医学科门诊和医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对于指标的解读切莫“自以为是”,造成错误解读、过度解读或忽视问题。

定期体检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选择体检项目,关注核心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记住,健康投资是最值得的投资,而定期体检就是这份投资的起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