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千年古道:明月峡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守护千年古道:明月峡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李白的诗句道出了明月峡作为金牛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地位。这座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的峡谷,不仅是2300多年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座集古今六道于一体的“道路交通博物馆”。
走进明月峡,仿佛穿越时空,远古时期的羊肠小道、秦时的栈道、船工的纤夫道、民国时期的川陕公路、宝成铁路,以及现代的高速公路和西成高铁,六种道路遗迹在这里交相辉映。峡谷全长约4公里,两侧绝壁如削,嘉陵江水穿流而过,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相得益彰。
然而,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峡谷,正面临着生态保护的挑战。为了守护这片珍贵的遗产,广元市朝天区检察院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主管部门完善消防设施,强化消防安全措施。针对景区内草木茂盛、木质建筑较多的特点,检察机关督促相关单位加强防火巡查,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更值得一提的是,朝天区检察院牵头建立了川陕甘三省八地检察院协作机制,以“水”为中心,共同保护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加强了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更为明月峡“依青山,傍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检察机关还注重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明月峡东侧绝壁上的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四川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现存7000余尊佛教石刻。广元市两级检察院与石窟研究所联动,设立石窟寺文物资源保护基地,建立起文物资源保护“绿色通道”。
2023年,针对观音岩石窟受雨水侵蚀、面临危岩崩塌风险的问题,利州区检察院联合区文广体旅局推动全面排查文物自然灾害风险,严格管控保护区内祭祀行为。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已安排专项资金,完成危岩临时加固,下一步将启动专业修复工作。
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明月峡不仅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得到了有效传承。这座见证了中国交通发展历程的峡谷,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未来,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明月峡必将成为展现中国历史文化魅力、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