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预订“不可取消”,你的权利如何保障?
酒店预订“不可取消”,你的权利如何保障?
“十一”黄金周前夕,北京的张先生通过某在线旅游平台预订了一家五星级酒店,支付了全额房费。然而,由于突发家庭事务,他不得不取消行程。当他联系平台要求退款时,却被告知预订时已选择“不可取消”选项,因此无法退款。张先生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酒店预订不能取消?这难道不是‘霸王条款’吗?”
近年来,类似张先生这样的遭遇屡见不鲜。在酒店预订中,“不可取消”条款已成为一个广受争议的话题。那么,这种条款是否合法?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不可取消”条款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包括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以及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服务。因此,如果酒店设置的不可取消订单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那么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和第四百九十七条,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都明确规定,如果格式条款排除了消费者主要权利或加重了消费者责任,该条款无效。因此,酒店单方面限制消费者取消预订的权利,可能构成对消费者主要权利的排除,从而被视为不合法。
特殊情况下的权益保护
在实际案例中,消费者在特定情况下成功取消预订并获得退款的情况并不罕见。例如,2020年1月,熊某在携程网预订了一家四口长隆5日自由行,支付了1.6万余元。临出发前2天,因孩子发烧,熊某联系网站工作人员,办理了机票退票手续,但酒店费用9972元被以“不可取消”为由未退。法院审理过程中,现场核实,有家酒店称自行取消要扣除每间每晚200元违约金。
法院认为,在线旅游平台未履行及时协助预订服务的消费者取消订单、申请退款等法定附随义务的,应相应赔偿消费者损失。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赔偿剩余费用8772元。
行业内的合理做法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阶梯式退款政策更为合理。这种模式根据取消时间逐步递减退款金额,既能保护酒店利益,又能保障消费者权益。例如,万豪国际集团要求提前48小时取消预订,否则收取一晚房费作为罚金;希尔顿集团则实施阶梯式取消政策,越接近入住时间取消费用越高。
消费者如何维护权益
面对“不可取消”条款,消费者并非无计可施。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助您在预订酒店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仔细阅读条款:预订前务必仔细阅读酒店的取消政策,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取消预订,以及可能产生的费用。
选择灵活选项:如果行程不确定,尽量选择允许免费取消或收取较低取消费用的房型。
保留证据:保留所有预订和沟通记录,包括邮件、短信和电话录音,以备不时之需。
及时沟通:如果需要取消预订,尽早与酒店或平台联系,说明情况,并询问可能的解决方案。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遇到不合理拒退,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酒店预订中的“不可取消”条款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但通过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们也期待酒店行业能够出台更加公平合理的预订政策,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