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升级的运河大集:让千年古镇焕发新活力
创新升级的运河大集:让千年古镇焕发新活力
腊月里的山东夏津,寒风凛冽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在德州市夏津县郑保屯镇,一场别开生面的“运河大集”正在火热进行中。作为千年运河畔的传统集市,这里不仅保留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更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百年传承:运河畔的市集记忆
运河大集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这个古老的集市见证了中国北方农村的沧桑巨变,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乡愁。在郑保屯镇,每逢农历初五、十五、二十五,村民们便会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进行物资交换和社交活动。
创新升级:传统集市的现代蝶变
2025年,夏津县对运河大集进行了全面升级,以“赶鄃城大集 过康乐春节”为主题,打造“2.0版本”的文化盛宴。此次大集突破了传统集市单一的产品售卖模式,创新性地融入了艺术、文化、健康等多元元素,让古老的集市焕发新生机。
大集现场设置了六大特色区域:
- 文化大集:邀请多位书法家现场挥毫,为群众书写春联和“福”字,传递新春祝福。
- 非遗大集:汇聚了虎头鞋、剪纸、面塑等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 云上大集:组织当地特色农产品企业进行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拓宽销售渠道。
- 科普大集:通过趣味科普展览和互动体验,普及政策知识,解答群众疑问。
- 名人大集:邀请网络达人现场直播,用镜头记录大集盛况,扩大活动影响力。
- 健康大集: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关注群众身心健康。
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升级后的运河大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集市,更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大集期间日均客流量达到约1万人次,各类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售火爆。
夏津县的虎头鞋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发出100余种衍生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在大集现场,省级非遗传承人张晓云正忙着赶制订单,她表示:“自从大集升级后,我们的产品销量翻了好几番,很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除了传统手工艺品,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搭乘“大集快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云上大集的直播间里,主播们热情地向网友推荐着夏津的红枣、椹果酒等特产,线上订单络绎不绝。
文化振兴: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黄河大集”“运河大集”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成为文化传承和乡村治理的重要平台。活动期间,地方文艺团体带来了精彩的歌舞表演,马堤吹腔、大鼓、快板等民俗节目轮番上演,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夏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好云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方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让‘好品’又‘好客’的夏津年味大集,成为一种新的过年时尚。”
从传统到现代,从线下到线上,从单一到多元,夏津县的“运河大集”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这个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古老集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感受这份浓浓的年味与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