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帆谈《流浪地球3》:AI如何改变影视未来?
郭帆谈《流浪地球3》:AI如何改变影视未来?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电影《流浪地球》系列导演郭帆与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展开了一场跨界对话。这场对话不仅揭示了AI技术在电影工业中的巨大潜力,更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电影工业3.0时代的到来。
《流浪地球3》:AI技术的试验田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标杆之作,《流浪地球》系列一直走在技术前沿。郭帆透露,正在筹备中的《流浪地球3》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新技术,任何可行的新技术都将直接应用于拍摄中。
据透露,《流浪地球3》计划于2027年大年初一上映,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剧本创作阶段。郭帆表示,团队已经调研了1000多位年轻人的文化消费习惯,发现他们普遍具有反奋斗和反鸡汤的心理。因此,新作将尝试寻找不通过鸡汤式的方式解决问题,以唤醒观众的存在感和意义感。
AI在影视行业的全方位应用
事实上,AI技术已经在影视行业中展现出全方位的应用价值。从后期处理到角色设计,从市场营销到内容创作,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整个行业。
在后期处理阶段,AI可以自动完成色彩校正、声音合成等复杂任务。例如,在《教父》重制版中,AI就成功恢复了原声对话的清晰度,使这部经典影片焕发新生。在视觉效果方面,AI不仅节省了高昂的计算资源,还提高了特效的真实感。《猩球崛起》系列中凯撒的动作表现,就受益于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和AI优化。
AI在角色设计中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通过学习大量角色形象数据,AI可以生成新颖独特的角色形象,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创意资源。在《阿凡达》系列中,AI就成功创造出栩栩如生的潘多拉居民。
机遇与挑战并存
然而,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引人关注的是传统演员可能被替代的风险。虽然AI可以生成高度逼真的虚拟角色,但业内普遍认为,AI无法完全取代演员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力。正如张亚勤所说,真正的创作、创造、想象力、灵感,还是要来自于艺术家和创作者。
此外,AI技术还带来了创作版权和伦理等问题。例如,使用AI生成的内容是否具有独立的版权?AI在创作过程中是否需要遵循与人类相同的道德规范?这些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答案,需要业界和法律界共同探讨。
未来展望:人机共创的新时代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但AI与影视行业的融合趋势已不可逆转。未来几年内,AI有望进一步与影视工业深度融合,推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郭帆对AI在电影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他认为,AI不仅能够提升制作效率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手段。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由AI辅助创作的影视作品问世。
然而,业内专家也提醒,影视制作不仅是技术展现,更是艺术表达。如何在保持艺术性的前提下应用AI,将是未来的关键问题。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AI可以是我们的助手,但绝不能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在影视制作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I与人类创作者的完美协作,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令人惊叹的影视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