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深度报道!泉州:“烟火气”小吃里的“大民生”
央视深度报道!泉州:“烟火气”小吃里的“大民生”
泉州,这座世遗之城,不仅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2024年"中华美食荟"·首届中国(泉州)丝路小吃节暨国际美食嘉年华活动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泉州成功举办,这场美食盛宴不仅展示了泉州的美食魅力,更体现了这座城市在文旅融合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
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4年"中华美食荟"·首届中国(泉州)丝路小吃节暨国际美食嘉年华活动在泉州举办。活动启动以来,这里烟火气息更浓厚,吸引了大量南来北往的游客。许多初次来到泉州的游客,从一道道小吃中开启了美好的泉州之旅。
从泉州中山路到泉州影剧院广场,小吃节主展区设有120多个美食商家摊位,分为四大主题美食展区。游客既可以品尝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美食,体验牛肉羹、姜母鸭、菜馃等泉州古早味,还可以品尝到爆肚、蟹黄面等全国各地的老字号和非遗特色小吃。
泉州的美食魅力不仅体现在小吃节的热闹氛围中,更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环山临海的地理优势使得海味和山珍在此融合,泉州的小吃虽小,却内藏乾坤,底蕴深厚。今年泉州全力打造的"一县一桌菜",如石狮的"宋元海丝宴"、南安的"成功宴"等,吸引着各路美食爱好者。
食品饮料产业是泉州的九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年产值近两千亿元。泉州正集智聚力,探索美食与文化深度融合,深挖美食与特色产业良性互动,与消费市场有效连接,用一桌菜点旺烟火气,打造美食生态链。
中国餐饮产业研究院院长吴坚介绍,打造整个产业链不仅是"一县一桌菜",要从原料的种养殖到原材料的加工,包括调味料运用、物流运输、冷冻技术等,所有链条打通才能编织出这个产业链。
四川旅游学院的杜莉教授长期从事丝路饮食文明与对外传播研究,她建议泉州把美食打造为城市的创意资产,通过提升美食体验感,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等发展。
泉州拥有950万海外侨亲和970万港澳台同胞,这些群体对泉州美食念兹在兹。遍布全国的异地商会和泉商群体对闽南古早味如数家珍,这些都是泉州美食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为期三天的小吃节,泉州累计接待超40万人次的游客,线下销售额超1600万元,线上销售额450万元,累计销售额2050万元,预计带动周边区域销售增长35%。
"烟火气"的小吃也可以绘就"大民生"故事。泉州各县市区"一县一桌菜"正逐步提升海内外来客吸引力,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名小吃享誉海内外,团餐、预制菜等延伸业态蓬勃发展。
人间烟火气为城市发展助力,不断擦亮着城市形象的新名片。朝着世界美食之都的方向,泉州稳步迈进。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