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最新研究:未接受治疗,超40%患者逆转高血压
香港中文大学最新研究:未接受治疗,超40%患者逆转高血压
2024年7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颠覆传统认知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高血压患者在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竟然有超过40%的人在六年内血压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这一发现不仅为高血压管理开辟了新的视野,也为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发现:42%患者可自然逆转高血压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健康与退休研究(HRS)和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的2760名高血压患者,他们均在研究初期未服用降压药。结果显示,六年内,42%的参与者血压自行恢复正常,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4%相关联。这一过程并非偶然,初步分析提示,不吸烟、戒酒以及维持正常体重指数(BMI)可能是促使高血压逆转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血压恢复正常的参与者中有相当比例在随后的4年、8年乃至12年内保持了这一良好状态,证明了血压的改善是可持续的。这一发现挑战了高血压终身伴随、必须依赖药物的传统观念,为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高血压逆转的定义与标准
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逆转的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降至<140/90mmHg,家庭血压降至<135/85mmHg,24小时动态血压降至<130/80mmHg。这一标准为评估高血压逆转提供了明确的量化指标。
研究的意义与启示
这一研究结果对高血压管理具有重要启示。首先,它打破了高血压必须终身服药的传统观念,为患者带来了自然康复的希望。其次,研究发现不吸烟、戒酒和维持正常BMI是高血压逆转的关键因素,这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然而,研究者也谨慎地指出,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虽发现了关联,但并不直接证明因果关系。这意味着,尽管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有可能自然缓解,但确切的缓解机制、哪些人更可能受益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究。
未来展望:个性化治疗与非药物干预
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
- 探索高血压逆转的具体机制,特别是生活方式因素如何影响血压变化
- 研究不同人群的高血压逆转可能性,以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
- 开发更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如心理干预、运动疗法等
- 评估高血压逆转对长期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香港中文大学的这项研究不仅颠覆了我们对高血压的认知,更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自然康复的可能性,尽管它强调了更多研究的必要性,但无疑是高血压治疗领域的一大进步,为未来高血压的个性化管理和潜在的自愈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