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农田管理,你get了吗?
雨水节气农田管理,你get了吗?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季降雨的开始和雨量的逐渐增多。2025年雨水节气的具体时间是2月18日18时06分18秒,农历正月廿一,星期二。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对农作物生长极为重要。南方油菜花盛开,杏花、李花等也相继开放,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农田管理的关键技术
雨水时节是北方地区春季蔬菜育苗、温室早春茬和越冬茬蔬菜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以下是具体的管理要点:
育苗管理
北京春季塑料大棚果菜类蔬菜生产,平原地区3月中下旬定植,北部山区4月中旬定植,目前正值播种育苗时期。广大生产主体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壮苗培育工作。
- 品种选择:根据目标市场选用适宜良种
- 嫁接技术:应用嫁接技术提高抗病性
- 育苗方式:采用基质育苗,保证幼苗健壮
- 育苗容器:瓜类作物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茄果类作物选用72孔穴盘
- 苗期管理:播种时浇足底水、覆膜保湿,种子拱土后及时撤除薄膜,出苗前苗床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0℃,齐苗后要适当调低温度以防徒长
定植管理
2月中旬开始,京郊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性蔬菜将陆续开始定植,广大生产主体要围绕精细整地、适时移栽、合理稀植、强化管理等方面做好日光温室早春茬喜温性蔬菜定植期管理。
- 定植适期:要求棚内10厘米地温稳定12℃以上,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定植
- 整地施肥:清洁田园后翻耕25厘米以上并整平耙细后起垄做畦,畦面高25~30厘米、畦面宽60厘米、沟宽70~80厘米,做畦后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结合整地亩施生物有机肥3吨,低肥力地块可同时基施化肥(18~9~18)10~15千克/亩
- 秧苗质量:定植前7天左右进行低温炼苗,温度逐渐下调到白天15~20℃、夜间10~12℃,定植前1~2天选用适当药剂对秧苗进行植保管理,重点防控蓟马、粉虱等小型害虫及霜霉病、立枯病等病害
- 种植密度:定植时小行距40~45厘米,通过调整株距把握适宜定植密度,黄瓜27~33厘米(3000~3500株/亩)、番茄40~45厘米(2200~2500株/亩)、茄子45~50厘米(2000~2300株/亩)、辣椒35~40厘米(2500~3000株/亩)
- 移栽质量:茄果类作物要适当深栽,覆土高于苗坨2厘米左右,瓜类蔬菜要浅栽,以覆土与苗坨相平为宜,移栽后要封严地膜定植孔
- 缓苗管理:定植后实行高温管理促进缓苗,保持白天28~30℃、夜间15~18℃,中午高温时段适当通风降温
越冬茬管理
日光温室越冬茬果菜类蔬菜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保温防寒:保持白天25~30℃、夜间12~15℃,10厘米地温应在15℃以上
- 湿度管理:通过放风控制棚室内湿度,白天控制在50%~70%、夜间以不结露为宜
- 植株管理:黄瓜及茄果类等高秧作物应及时疏除老叶、病叶、畸形果和侧枝,番茄保留功能叶片16片左右、已达到白熟期果穗下面的叶片可全部摘除,茄子保持35~40片叶,辣椒保证在40片以上,黄瓜维持功能叶片12~15片、落秧高度不宜低于1.5米
- 水肥管理:采用水肥一体方式进行浇水和施肥,根据天气情况,灌溉频次调整到10~7天1次,亩灌溉量10~15立方米、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5~8千克/亩
- 病虫害防治:避免棚室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发病初期选用低毒、低残留药剂及时防治,药剂防治要遵守施药后采收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产品安全
农业科技在春耕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越来越依赖科技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在雨水节气的农田管理中,科技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良种、良机和良法三个方面。
良种
良种是确保粮食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多地通过培育适应贫瘠地块的种子,提高粮食产量,让“望天田”也能稳产增产。
- 抗旱品种: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王士梅带领团队,针对江淮地区水稻生产干旱和高温灾害频繁、水分利用率低等难题,综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构建水稻抗旱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并创制216份水稻抗旱绿色种质资源。近年来,王士梅团队培育出18个抗旱优异亲本,育成抗旱、优质、抗病、高产等优良性状协同的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7个,较好解决抗旱性与产量、品质难以兼具的难题。
- 耐盐碱品种:山东省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区域,盐碱地面积达341.8万亩。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的一块试验田上,小麦长出十几厘米的新苗,这是初心(东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2000亩“师栾02-1”小麦。“这些小麦抗寒性、抗碱性都很优秀,以前这里的小麦亩产在700斤到800斤,从去年开始我们通过筛选和种植优势品种,每亩增产100多斤。”公司大田业务经理李建伟说,今年麦苗长势很好,增产有望。
良机
智慧农机的普及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便捷。在河南新乡县,种粮大户马文昌坐在卡车里,手拿遥控器控制着一台无人机在麦田里打农药,他的助手则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打游戏,只需在换药和换电池的时候下车忙碌一会儿。“一台无人机每天可以打药1000亩,我家流转的4800亩小麦5天就打完了。现在从种到收都实现机械化,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马文昌说。
良法
良法是将良种与良机有效结合的关键。在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西曹村“心连心”配肥站,不少种粮大户邀请工作人员到地里检测土壤肥力,根据土壤情况配比肥料。“以前农民种地比较粗放,施肥相对简单,不管地里缺什么,上一些复合肥就完事,现在我
农民的实践经验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适时播种:根据节气和天气变化,选择最佳播种时间
- 合理密植:根据作物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 科学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
- 轮作倒茬:合理安排作物轮作,保持土壤肥力
-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雨水节气的到来提醒人们春天的脚步渐近,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都应顺应自然规律,迎接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农民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