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间歇性禁食,助力二甲双胍控糖效果
5:2间歇性禁食,助力二甲双胍控糖效果
近期,《自然》子刊发表的一项年度回顾显示,特定的间歇性饮食和模拟禁食饮食可有效帮助肥胖和/或糖尿病患者降低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特别是5:2间歇性禁食,在一项针对新诊断为超重/肥胖且HbA1C水平在7%~9%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该组HbA1C降幅最大,达到1.9%,减重效果也最为显著。这表明通过合理安排饮食,如采用5:2间歇性禁食,能显著提升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
5:2间歇性禁食:一种新型饮食干预方式
5:2间歇性禁食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饮食模式,其核心是在一周内选择不连续的两天进行热量限制,其余五天正常饮食。具体来说,女性在禁食日摄入500千卡路里,男性则摄入600千卡路里。这种饮食方式不仅容易坚持,而且已被证实能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为期16周的临床试验,纳入405名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采用5:2间歇性禁食的患者HbA1C水平降低了1.9%,远超二甲双胍组的0.3%和恩格列净组的0.4%。此外,患者的体重平均减轻了9.7公斤,腰围和臀围也显著缩小,部分代谢指标如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得到改善。
二甲双胍:传统降糖药物的局限
二甲双胍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肝糖原异生、增强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然而,二甲双胍并非完美无缺。研究显示,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有限,且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需要定期监测。
5:2禁食与二甲双胍:协同增效的新选择
5:2间歇性禁食与二甲双胍的结合使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研究表明,这种饮食干预方式不仅能显著改善血糖控制,还能带来减重效果,而这些正是二甲双胍所缺乏的。更重要的是,5:2禁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组相当,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发生率为5.9%,这表明其安全性良好。
实用建议:如何安全实施5:2禁食
遵医嘱调整用药:在开始5:2禁食前,建议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二甲双胍的用药方案。
监测血糖变化: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安排饮食:在非禁食日,保持均衡饮食;在禁食日,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关注身体反应: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应及时补充糖分,并考虑调整饮食计划。
5:2间歇性禁食作为一种新型饮食干预方式,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显著的降糖和减重效果。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将这种饮食方式与二甲双胍相结合,有望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然而,任何饮食干预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