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4G:德国空军的“飞行棺材”
F-104G:德国空军的“飞行棺材”
在航空史上,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发的F-104星式战斗机曾被誉为“银色天神”,但这款战机在德国空军中却留下了惨痛的回忆。作为F-104的最大用户,德国联邦国防军共采购了916架该型战机,然而,其中298架在服役期间坠毁,造成116名飞行员丧生,坠机率高达32%,使其获得了“飞行棺材”和“寡妇制造者”的恶名。
追求极致速度的设计
F-104星式战斗机的设计理念源于朝鲜战争后的经验总结。洛克希德公司的传奇设计师凯利·强森带领团队,突破性地采用了T形尾翼和超薄机翼设计,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能够达到两倍音速的战机。在无挂载的情况下,F-104A型机从巡航速度0.9马赫加速至2马赫仅需67秒钟,F-104G型机更可达2.2马赫。1959年12月14日,美国空军一架F-104C还创下了103,389英尺(31,513米)高度的世界纪录。
然而,这种追求极致速度的设计也带来了致命的缺陷。F-104的超薄机翼虽然减少了阻力,但同时也牺牲了低空盘旋缠斗的能力。其独特的气动布局导致飞机在低空低速飞行时极不稳定,容易失速。此外,早期型号的弹射座椅采用向下弹射方式,在低空时容易导致飞行员与尾翼发生碰撞,增加了飞行员的生存风险。
使用不当与操作难度
尽管F-104在设计上追求高空高速性能,但德国空军却将其用作多功能战斗机,承担了各种低空低速飞行任务。这种使用方式与其设计初衷严重不符,进一步加剧了事故风险。德国空军的飞行员普遍反映F-104难以操控,特别是在低空低速飞行时,这使得训练和执行任务都变得异常危险。
政治风波与技术限制
F-104在德国的高坠机率不仅引发了技术层面的讨论,还牵扯出一系列政治问题。洛克希德公司为了获取购买合同,贿赂了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人物,这在欧洲和日本引起了巨大的政治争议。尽管F-104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但其技术限制和操作难度最终导致了大量事故,使其在德国空军中的服役历史蒙上了阴影。
F-104星式战斗机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展示了在武器装备发展中,过分追求单一性能指标而忽视实际使用需求和安全性,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款曾被誉为“银色天神”的战机,最终在德国空军中成为了“飞行棺材”,留给后人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