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石榴产业: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蒙自市石榴产业: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金秋九月,云南省蒙自市的石榴园里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作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石榴之乡”,蒙自市近年来通过推动石榴产业与二三产业升级融合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还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石榴产业蓬勃发展
蒙自市享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全年无霜期长达337天,为石榴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市石榴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年产量34.06万吨,总产值超1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更是高达36.8亿元。蒙自石榴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年出口量约8万吨。
创新驱动产业融合
为推动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蒙自市建立了汇集全球308个品种的石榴种质资源圃,培育出21个杂交组合品种,并引进4个专利品种试种。同时,创新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党建搭台、党员站台、组织统筹等措施,赋能石榴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在西北勒乡,当地探索形成了“五子登科”发展策略,即党建搭台子、集体凑份子、联手扶梯子、全域找路子、齐奔好日子。这一模式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同化、公司化发展,2023年该乡集体企业实现经营性收入219万元,同比增长70%。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据统计,2023年蒙自市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达21.24万元。近3年,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反哺村集体经济5300余万元,完成村内道路修缮新建139.8公里,直接带动7200余户3.1万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6300余元。
综合贡献持续提升
蒙自市石榴产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当地文化和生态发展。作为“中国石榴之乡”和“中国石榴城”,蒙自市连续四年有石榴产品入选“云南省10大名品”。同时,通过标准化种植和科学管理,石榴产业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蒙自市石榴产业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借鉴。未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蒙自石榴产业必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