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控压新趋势:告别高血压烦恼
中药控压新趋势:告别高血压烦恼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5.2%,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高血压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心脏病、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高血压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中药强调个体化治疗,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次,中药注重整体调理,不仅关注血压的降低,更重视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脏腑功能的调和。此外,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长期服用的耐受性较好。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就可以有效帮助控制血压。例如:
菊花茶
菊花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选用甘菊为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日饮数次。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适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山楂茶
山楂具有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和血压的作用。可取鲜山楂1-2个或生山楂片泡茶饮用,每日数次。山楂味酸,性微温,归脾、胃、肝经,适合痰湿型高血压患者。
槐花茶
槐花茶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将槐花摘下晾干后,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槐花性凉,味苦,归肝、大肠经,适合肝火旺盛型高血压患者。
荷叶茶
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煮沸后代茶饮用,或以干荷叶直接泡茶饮用,每日数次。荷叶性凉,味苦涩,归肝、脾、胃经,适合湿热型高血压患者。
制首乌茶
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取制首乌5-1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待温后当茶饮用,每日数次。首乌性微温,味苦、甘,归肝、肾经,适合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
葛根茶
葛根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还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将葛根30克洗净,切成薄片,加水煮沸后当茶饮,每日数次。葛根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适合气虚型高血压患者。
莲子心茶
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苦,性寒,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压作用。可用莲子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日数次。莲子心性寒,味苦,归心、肾经,适合心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
决明子茶
决明子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功效。可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每日数次。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大肠经,适合肝热型高血压患者。
桑寄生茶
桑寄生为补肾要药。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日数次。桑寄生性平,味苦、甘,归肝、肾经,适合肾虚型高血压患者。
玉米须茶
玉米须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每次取玉米须25-30克泡茶饮用,日饮数次。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归肝、胆、膀胱经,适合湿热型高血压患者。
除了饮用中药茶,还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国医大师李济仁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高血压的病变在肝,根源在肾,治疗时应注重肝肾同调。
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李济仁常用平肝潜阳降压汤,主要由磁石、珍珠母、决明子、天麻、钩藤、牛膝、夏枯草、白芍、干地龙、青木香等组成。这些药物多入肝肾二经,能有效平抑肝阳,降低血压。
对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李济仁则采用滋养降压汤,主要由山萸肉、杜仲、桑寄生、牛膝、泽泻、淫羊藿、巴戟天、丹皮、玄参、栀子、青葙子等组成。这些药物既能滋养肝肾之阴,又能平抑肝阳,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高血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患者坚持服用,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高血压患者在使用中药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用药。
近年来,中药在高血压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2024年3月,FDA批准了由瑞士Idorsia制药公司与强生联合研发的降压新药阿普昔腾坦(aprocitentan)上市。这是近40年来首个全新降压机制的药物,通过抑制内皮素(ET)-1与ETA和ETB两种亚型受体的结合来降低血压,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预计还会继续上升。面对这一挑战,中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不断进步的科研成果,必将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中药治疗不仅是一种治疗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