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教授提醒:这三个炒菜习惯要改!
范志红教授提醒:这三个炒菜习惯要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提醒大家,在家庭炒菜时要注意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危害健康的坏习惯。比如油高温冒烟后再放菜、炒完菜不刷锅继续炒以及炒菜时不正确使用油烟机等。这些习惯不仅会破坏食物的营养价值,还可能导致致癌物质的产生。为了家人健康,赶紧看看哪些是你的日常操作并及时改正吧!
油温过高再放菜:营养流失+产生有害物质
很多人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才开始炒菜,认为这样味道更香。但范志红教授指出,这种做法存在很大隐患。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食用植物油的烟点在200℃左右,当油锅冒烟时,温度可能已经达到200℃以上甚至300℃的高温。这样的高温会带来以下问题:
营养流失:高温会破坏菜肴中的维生素C、E和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导致食物营养价值大幅降低。
产生有害物质:高温热油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超过200℃的加热还会导致油质发生高温劣变,产生致癌物质。
炒完菜不刷锅继续炒:残留物产生致癌物
有些人为图省事,炒完一道菜后看到锅不太脏就直接炒下一道。这种做法看似方便,实则存在很大隐患。看似干净的锅表面往往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这些残留物在再次加热时会发生以下变化:
产生致癌物质:残留的蛋白质和糖类在高温下会发生反应,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影响口感和质量:不及时清洗锅具会影响后续菜肴的口感和质量。
类似的坏习惯还有用剩油炒菜。经过高温加热后的油如果反复使用,很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如苯并芘、醛类等。而且使用过的油已经发生了氧化,如果存放不当更容易变质。
不正确使用油烟机:增加患癌风险
烹调植物油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大量油烟,其中含有氮氧化物、苯并芘等具有刺激性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吸入鼻腔后会粘在呼吸道上,进而可能进入肺泡,无法排出体外。因此,炒菜时不开油烟机对身体危害很大。
此外,有些人在炒完菜后习惯立即关闭油烟机,这种做法也不正确。因为油烟机需要一定时间来排除废气,刚炒完菜时厨房中仍残留一些废气。研究显示,长期接触厨房高温油烟的中老年女性,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约2至3倍。对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更可能因此诱发哮喘、炎症等。
如何判断油温合适?
范志红教授建议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烧油时,当看到油烟快要冒出来时就可以放菜了。另外,还可以利用葱皮来测试油温。具体方法是将葱皮扔进油锅里,观察油泡的变化:
- 如果葱皮周围的油泡很少,说明油温还不够;
- 如果葱皮很快变黄,说明油温可能过高了;
- 最理想的状态是看到葱皮颜色未变,同时边上陆续冒着小油泡,这时的温度最为合适。
这时可以用手感受一下锅面的温度,记住这个感觉,下次炒菜时就能更好地掌握油温了。
健康炒菜小贴士
控制油温:避免油温过高,建议在油温达到180℃左右时就放入食材。
及时清洁锅具:每炒完一道菜都要及时清洗锅具,避免残留物在后续烹饪中产生有害物质。
正确使用油烟机:炒菜时全程开启油烟机,并在炒完菜后让油烟机继续运行3-5分钟,确保厨房内的废气完全排出。
合理搭配食材: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蔬菜和肉类,采用多种烹饪方式,不要过度依赖炒制。
通过改正这些看似平常的炒菜习惯,我们不仅能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还能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为家人创造一个更健康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