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发布警告:AI语音克隆诈骗频发,这些防范措施请收好
FBI发布警告:AI语音克隆诈骗频发,这些防范措施请收好
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发布重要警告,提醒公众警惕日益猖獗的AI语音克隆诈骗。这种新型诈骗手段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模仿亲友声音,让受害者难以辨别真伪,从而实施诈骗。
最新案例:25000美元的教训
洛杉矶一名男子最近就遭遇了这样的诈骗,损失惨重。骗子使用AI技术完美复制了他儿子的声音,打电话告诉他发生了交通事故,需要紧急汇款9200美元作为保释金。在随后的通话中,骗子又以律师的身份出现,声称孕妇不幸身亡,保释金提高到25000美元。
受害者信以为真,先后两次通过Uber司机将现金交给骗子。直到事情平息后,他的女儿才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受害者回忆说:“直到她说出那些话,我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
FBI教你如何防范AI语音克隆诈骗
针对这种新型诈骗手段,FBI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设置专属暗号:与家人预先设定一个只有你们知道的暗号或暗语。当接到可疑电话时,要求对方说出这个暗语。如果对方无法提供正确的暗语,那么很可能是一个诈骗电话。
减少个人信息暴露: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个人音频和图像,这些信息可能被骗子用于训练AI模型。定期检查和清理社交媒体账户,删除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保持警觉:对任何涉及金钱的异常通话保持高度警惕。如果接到自称是亲友的紧急求助电话,不要急于汇款,先通过其他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多层验证:对于敏感操作,如转账、修改账户信息等,设置多重验证机制。不要依赖单一因素进行身份验证,以免被骗子攻破。
及时报警: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成为诈骗目标,立即向警方报案,并通知家人和朋友提高警惕。
技术防范是关键
除了上述措施外,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检测和预防欺诈行为。例如,JP摩根银行开发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时监控交易数据,识别异常行为,从而降低欺诈风险。
AI在欺诈检测中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
- 数据收集:持续收集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建立正常活动的基准线。
- 异常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算法实时监测异常数据。
- 准确性提升:AI模型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判断准确性,减少误报。
- 预警和报告:一旦发现可疑活动,立即发出警报并生成报告。
面对AI语音克隆诈骗这一新型威胁,我们既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也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保护自己。通过设置暗号、减少个人信息暴露和利用AI检测系统,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被骗的风险,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