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法院判了!骗婚敛财150万,她被判十一年
定边法院判了!骗婚敛财150万,她被判十一年
近日,陕西省定边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重大骗婚案件,被告人任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一万元。这起案件不仅涉案金额高达150万余元,更揭示了农村地区骗婚案件的严峻形势,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案件始末:已婚女子屡次骗婚
2023年10月,定边县农民老刘在熟人老黄的介绍下,为儿子找到了一个媳妇任某某。按照当地习俗,刘家支付了几十万元彩礼后,这对“新人”举行了婚礼。然而,新婚之夜,任某某就以娘家有事为由连夜返回甘肃老家,直到2024年1月都未归家。期间,她还不断以各种理由向丈夫刘某某及其父亲老刘索要钱财。
察觉到异样后,老刘一家立即向警方报案。经调查发现,任某某早在2015年就已结婚生子。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期间,她通过媒人贺某某介绍,先后与4名男子签订订婚协议并索要彩礼,累计诈骗金额达150万余元。
法律解读:骗婚行为的定罪量刑
定边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任某某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 非法占有目的:任某某在已婚生子的情况下,多次通过订婚协议和索要彩礼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明显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她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通过媒人介绍与多名男子订婚,虚构结婚的事实,骗取信任。
- 被害人基于错误认知处分财产:受害者基于对任某某的信任,按照当地习俗支付了高额彩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鉴于任某某在短期内对多人实施诈骗,且诈骗所得未予退还,给各被害人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法院依法从重处罚。同时,考虑到任某某自愿认罪认罚,有坦白情节,法院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一万元。
社会影响:农村地区骗婚案件频发
此类骗婚案件在农村地区并不罕见。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大龄未婚青年急于结婚的心理,通过熟人介绍、订婚仪式等传统习俗,以收取彩礼为由实施诈骗。由于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加上受害者往往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使得这类案件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防范建议:提高警惕,理性对待婚姻
针对此类骗婚案件,法院提醒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未婚青年及其家长,在相亲过程中要保持高度警惕:
- 谨慎对待大额彩礼:不要轻易相信对方提出的高额彩礼要求,要理性对待婚姻,不被传统习俗所束缚。
- 核实对方身份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婚姻状况和家庭背景,避免轻信媒婆或熟人的介绍。
- 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或所谓“苦情戏”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感情。
- 及时报警求助: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保存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而延误最佳处理时机。
这起案件再次敲响了警钟:婚姻是人生大事,需要建立在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上。在追求幸福婚姻的同时,也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