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女子收取20万彩礼后消失,这类骗婚案件已占刑事案件60%
当心!女子收取20万彩礼后消失,这类骗婚案件已占刑事案件60%
近日,一起典型的骗婚案件在东风派出所立案。俞某通过婚恋公司认识了汪某,支付了20万元彩礼后,汪某却拒绝与其回老家安徽结婚,也不退还彩礼。经调查,汪某承认了其以假结婚进行诈骗的行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大家要警惕骗婚行为,特别是涉及大额财物时需谨慎处理。
骗婚案件频发,手段花样百出
近年来,以婚恋为名的诈骗犯罪屡见不鲜。在贵州贵阳,一条跨省闪婚产业链悄然形成。婚介公司通过分工协作,快速配对,涉及高额彩礼和中介费,导致许多家庭人财两空。例如,40岁的廖先生在贵阳一家大型婚介公司闪婚,支付了11.8万元彩礼,但新娘婚后大部分时间找各种理由待在贵州老家,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其已有五个孩子。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婚介公司号称是贵阳市乃至全国最大的相亲公司平台,每月业绩不低于100万,2023年跨省闪婚成交了上千对。
在广东江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占刑事案件的比重已超过50%。其中,骗婚案件是电信诈骗的重要组成部分。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以结婚为诱饵,诈骗他人财物。例如,定边县农民老刘给儿子介绍的媳妇任某某,在收取几十万元彩礼后,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最终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1万元。
法律界定与处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上所指的骗婚,一般是指以婚姻为诱饵,诈骗他人财物的行为。一些不法分子以结婚为幌子,利用婚姻的方式索要见面费、介绍费、结婚彩礼,骗取受害人钱款,然后以各种理由“退婚”、寻机逃离,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如何防范骗婚
核实身份信息: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征婚交友广告,通过网络结识的婚恋对象,一定要对其真实身份和家庭背景做一定的了解和核实,尤其要辨别核查对方身份信息及其家属信息。
谨慎处理经济往来:在结婚登记前,大额的经济往来要慎重。如大额的借款、或者赠送价值昂贵的礼物、房屋、车辆等,婚姻需要深厚的感情基础,不能只靠物质来维系。
保持警惕:对刚接触、不太了解的人,要多留个心眼,保持警惕,注意鉴别对方的许诺和自我介绍。骗子在行骗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漏洞和破绽的,只要稍作留心,并通过调查,就能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报案:一旦发现被骗巨额钱财,要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婚恋诈骗不仅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因此,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是避免陷入婚恋诈骗的关键。在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对爱情的憧憬,也要保持理性和清醒,切勿让“爱情”冲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