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乔致庸:儒法道三家思想融合的商业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乔致庸:儒法道三家思想融合的商业传奇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819131_121622921

乔致庸,这位清朝末年的晋商巨擘,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管理智慧,将乔家生意打造成了一个商业帝国。他将儒法道三家思想巧妙融合,创立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体系,不仅让乔家在动荡年代中屹立不倒,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乔致庸其人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人,是乔家第四位当家人,也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晋商。他的一生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军阀混战、八年抗日、三年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他执掌乔家的时期,乔家不仅没有受到这些动荡的影响,反而业绩越来越好,这得益于他独特的领导力心法。

儒家:仁义做事,声名远播

乔致庸自幼接受儒家教育,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他不仅将儒家的仁义理念融入商业经营中,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从儒生到商人的转变

乔致庸三岁丧母,七岁丧父,由哥哥嫂嫂一手带大。虽然他一门心思读书,但实际上对做官并没有兴趣。咸丰初年,正当他专心备考时,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乔家复字号商铺受到冲击,复盛公甚至一度面临倒闭的风险。哥哥乔致广因变故一病不起,不久撒手西去。从未涉足商海的乔致庸,毅然弃笔从商。

仁义善举

乔致庸在经营中始终坚持仁义为先。他不仅在生意上货真价实,更在灾荒年间开仓济赈,光绪三年(1877年)北方大旱时,他捐款3万6千两白银,并按人口配发粮食,还支起大锅舍粥,要求“发放给灾民的粥,要稠到可以用毛巾裹起来带走;再打开时,米不能散;将粥盛到碗里,插上筷子不能倒。”

乔家仁义救匪的故事也广为人知。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土匪猖獗。乔家复盛西的大掌柜马荀以“留养承祀”的法条,成功将一个冤枉被抓的土匪少年保释出来。此事在包头被传为佳话,周围的土匪也因此对乔家复字号心存敬畏。

法家:严格号规,规范管理

乔致庸在管理上借鉴了法家的治道思想,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他不仅注重制度的建立,更注重制度的执行,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商号的运营。

制度建设

乔致庸完善了一整套用人、管人、经营等制度体系。他对“新事招牌”、“账薄格式”、“经营范围”、“码头人位”、“员工行为规范”、“学徒制度”等各种事务都做了详尽而具体的规定。比如关于招聘:号内只用祁县人,外县人尽量不用;关于招收学徒:学徒期三年,学徒期满,考试合格方可站台;关于员工培训教育:重点是职业道德教育;关于员工行为规范:号内职员一律不准携带家眷,更不能嫖妓、纳妾。

股份制改革

乔致庸还创新性地引入了股份制改革,实行“身股制”。这种制度类似于今天的内部股份制,不仅让高级掌柜、经理参与分红,还将分红扩展到一些有资历和功劳的高级员工。这种制度不仅凝聚了人心,还调动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

道家:给核心人才授权

在管理高级人才方面,乔致庸遵循道家的“无为而治”原则,给予核心人才充分的授权。他实行“大掌柜专制主义”体制,各字号的人事、财务、经营等全由大掌柜一人负责,财东不能随意干涉。

人才选拔

乔致庸独具慧眼,善于识人用人。他不仅重用有才能的人,还敢于破格提拔。比如,他破格提拔了大德恒票号总经理阎维藩、复盛公大掌柜马公甫、复盛西粮店掌柜马荀、大德通票号总经理高钰等核心人才。

无为而治

乔致庸的“无为而治”使得复字号掌柜、经理们权能极广,所有人事安排、经营方针等,都由掌柜、经理们一手操办,到后期,乔致庸甚至只保留利权。这种制度要求大掌柜不仅要有学识和能力,还必须有德行。

结语

乔致庸的经营哲学,不仅仅是“以儒治商,以儒兴商”,而是将儒法道三家思想融合运用,建立了一整套经营管理机制。即使后来乔家频繁更换掌门人,整个商业帝国依然正常运转。他的经商之道,御人之术,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乔致庸,晋商之首,一代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