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筠连县滑坡事件引发关注:多灾种预警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筠连县滑坡事件引发关注:多灾种预警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引用
中国科技网
6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2/08/content_294590.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9A03ZVY00
3.
https://m.163.com/dy/article/JNTDF5D30544P625.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1VLI7V0514EGPO.html
5.
http://www.scjlx.gov.cn/jczwgkzl/zcwj/
6.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24/5101103120011301.shtm

2025年2月8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严重山体滑坡,造成1人遇难、28人失联、2人受伤。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关注。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岩层破碎,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此次滑坡发生的金坪村2组,地形陡峭,坡体主要由松散的沉积岩和风化层组成,稳定性极差。2025年1月以来,筠连县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累计降水量超过300毫米,远超历史同期水平。大量雨水渗入坡体,导致岩土饱和,抗剪强度大幅下降,最终引发了滑坡。

此次滑坡事件暴露出筠连县在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四川大学教授、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暾指出,当前在滑坡预警领域,需要扩大已识别的滑坡隐患点安装地灾监测预警体系。同时,还需要从单一灾害监测预警向多灾种预警延伸,推进建立多灾种监测预警体系。

多灾种预警体系建设是提高灾害预警能力的关键。筠连县应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等先进技术,建立覆盖全面、反应迅速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BDS具有高精度定位、实时传输和广域覆盖的特点,可以实时监测地表位移、裂缝扩展等关键指标,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筠连县目前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监测设备的覆盖范围有限,尤其是在偏远山区,监测站点密度不足,难以全面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此外,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待提升,如何从海量监测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仍是当前研究的难点。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筠连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多灾种预警体系建设:

  1.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加大对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整合各类监测数据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监测预警平台。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能够提前足够长的时间发出警报,为人员撤离和应急救援提供充足时间。

  2. 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根据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和规模,科学合理地储备各类应急物资,并建立定期检查、更新和补充机制,确保物资的完好率和可用性。同时,优化物资调配流程,建立快速反应的物流体系,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将物资送达受灾地区。

  3.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救援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和技术,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救援效率。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多元化的救援队伍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应急救援格局。

  4. 深入开展公众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范知识,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定期组织开展防灾培训和演练活动,使公众熟悉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流程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应急行为习惯。

  5.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各地区之间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共同探索创新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模式。在跨区域的灾害救援中,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应对灾害的能力。

筠连县滑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灾种预警体系,筠连县将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挑战,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