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咖啡历史及产区介绍
哥伦比亚咖啡历史及产区介绍
哥伦比亚是全球第三大咖啡生产国,以其优质的水洗处理咖啡闻名于世。从1730年首次种植咖啡至今,哥伦比亚已发展成为咖啡产业的重要支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多样化的咖啡风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哥伦比亚咖啡的历史渊源、种植特点以及主要产区的分布情况。
哥伦比亚咖啡豆年产量约为1400万袋,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巴西。作为阿拉比卡种的主要生产国,哥伦比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某些年份,因为种植更替导致产量下降,曾一度被印尼超越,但总体来说,哥伦比亚常年稳居第三。
为什么哥伦比亚如此重要呢?这要归功于它是全球最大的水洗处理咖啡生产国。
顺便提一下,咖啡的传统分类(同时也是ICO全球咖啡交易的价格行情组成)如下:
- Brazilian Natural: 巴西日晒阿拉比卡
- Colombian Mild: 哥伦比亚清淡咖啡(双产季水洗阿拉比卡)
- Other Mild: 其他清淡咖啡(单产季水洗阿拉比卡)
- Robusta: 罗布斯塔
其中“Colombian Mild”被认为是最上等的咖啡,涵盖了哥伦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的咖啡。而其他国家生产的水洗阿拉比卡豆则归类为“Other Mild”,相对来说不那么精细和重要。
由此可见,哥伦比亚一直是水洗咖啡的标杆。尽管随着精品咖啡的概念逐渐普及,国家本身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从风土条件来看,哥伦比亚依然独具优势。
实际上,哥伦比亚的微批次兴起较为缓慢,约在十年前,市场上仍以广泛区域命名的批次为主。由于大部分农户经营面积较小(通常2-3公顷),很少自己加工咖啡豆,因此大多数咖啡的处理过程由出口商代劳。现在,出口商已能够细致追踪每个批次的来源,但在此之前,即便是精品级别的咖啡,也多是由特定区域内的多个小农户共同组成的批次。
近年来,随着资本的注入,哥伦比亚涌现了许多大型项目,一些农场的官方网站也相当完善。不过,这类高投资的批次虽然在COE(卓越杯)比赛中表现优异,却让一般的小农户难以竞争。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哥伦比亚咖啡简史
咖啡如何进入哥伦比亚尚不清楚(可能与殖民和贸易路线有关),但在1730年,耶稣会士首次在此种植咖啡。哥伦比亚在一个世纪后才开始出口咖啡豆,如今是全球第三大咖啡生产国,仅次于巴西和越南。2021年,哥伦比亚生产了1260万袋60公斤的咖啡,相当于约16亿磅。
哥伦比亚是少数几个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家之一,东北部临大西洋,西部面向太平洋。它与拉丁美洲相连,接壤的国家包括巴拿马、厄瓜多尔、秘鲁、巴西和委内瑞拉,这些国家中很多也种植咖啡。哥伦比亚几乎只种植阿拉比卡咖啡豆,尽管其他国家也常见种植罗布斯塔咖啡豆。
哥伦比亚长期以来与咖啡紧密相连。1959年,哥伦比亚全国咖啡种植者协会(FNC)推出了一个名叫胡安·巴尔德斯(Juan Valdez)的虚拟咖啡种植者形象。
这个角色是一个市场营销策略,旨在将100%哥伦比亚生产的咖啡与其他混合咖啡区分开来,告诉消费者哥伦比亚咖啡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值得专门寻找。胡安·巴尔德斯在20世纪60、70和80年代的广告中频繁出现,为哥伦比亚咖啡带来了极大的关注。
即使没有胡安·巴尔德斯的营销,哥伦比亚咖啡依然出类拔萃。其独特的采收季节、丰富的种植地区和口味,使哥伦比亚咖啡成为咖啡师的最爱,并经常出现在烘焙师的咖啡清单上。
种植与采收
哥伦比亚是拉丁美洲种植咖啡的理想国家,原因有很多。根据FNC网站的介绍,三大因素促进了咖啡的生产:一是年均气温在17至23摄氏度之间,二是该国多为海拔1200至1800米之间的山地(有些农场的海拔甚至高达2000米),三是年降雨量约为78英寸。约有54万户家庭以种植咖啡为生,大多数咖啡农是小农户。
这些因素为咖啡的生产提供了支持,由于独特的微气候条件,哥伦比亚几乎全年都有咖啡生长。全国32个地区中有20个适合种植咖啡,尤其是在南部高海拔地区,日夜温差较大,使咖啡豆成熟过程更慢,风味更加复杂。常见的咖啡产区包括纳里尼奥、考卡、乌伊拉和托利马。
哥伦比亚在推动咖啡行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哥伦比亚国家咖啡研究中心(Cenicafé)研发了多种抗病咖啡品种,如哥伦比亚、卡斯蒂爵、Cenicafé 1和塔比,但许多农场仍然种植传统品种,如卡杜拉和铁皮卡。
风味与冲泡
如何喝哥伦比亚咖啡最好?是意式浓缩还是美式咖啡?冷萃还是冰咖啡?其实没有对错之分。
由于种植地区的多样性,哥伦比亚生产的咖啡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哥伦比亚咖啡适合用于过滤式咖啡和意式浓缩咖啡,可以作为单一产区咖啡,也可以与其他咖啡豆混合制作优质的拼配咖啡。
一般而言,哥伦比亚咖啡口感平衡,甜美,具有中等的厚重感。这些咖啡与牛奶搭配也不会失去风味,适合作为意式浓缩的基础,同时酸度和甜度使其单独品尝时也非常出彩。
柑橘类是哥伦比亚咖啡的常见风味,但许多哥伦比亚咖啡还被描述为甜美而复杂。因为它们的风味不如一些更精致的咖啡容易被冲泡方法影响,因此无论是法压壶还是其他冲泡方式都适用。
哥伦比亚也是咖啡创新的热土,许多农户尝试新工艺和不同的品种。2021年,迭戈·坎波斯代表哥伦比亚在世界咖啡师大赛中获胜,他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尤金尼奥德斯的咖啡品种,该品种酸度低但甜度高。许多农户还在尝试发酵工艺,进一步提升咖啡的甜度和酸度。
无论选择哪种哥伦比亚咖啡,味道都会令人满意。无论是早晨的意式浓缩,还是下午的手冲,哥伦比亚咖啡都能在任何杯子中展现其魅力。
哥伦比亚咖啡主要产区
让我们来看看哥伦比亚的主要咖啡产区吧!这些产区从北到南分别是:
- Norte de Santander(北桑坦德)
- Santander(桑坦德)
- Antioquia(安提奥基亚)
- Cundinamarca(昆迪纳马卡)
- Risaralda(里萨拉尔达)
- Tolima(托利马)
- Quindio(金迪奥)
- Valle del Cauca(考卡山谷)
- Huila(乌伊拉,又译慧兰/惠兰)
- Cauca(考卡)
- Narino(纳里尼奥,又译娜玲珑)
从地理上看,哥伦比亚距离赤道非常近,因此受到热带辐合带的影响较大。由于这种地理条件,哥伦比亚中部地区每年有两次雨季,分别出现在北部和南部。这也使得哥伦比亚每年有两次咖啡采收期。主要的采收季节称为“主收期(Main Crop)”,第二次采收则称为“副收期(Sub Crop)”或“次收期(Fly Crop)”,在哥伦比亚,第二次采收期被称为“米塔卡采收期(Mitaka Crop)”。
由于这种双收机制,COE比赛也按顺序分别在哥伦比亚的北部和南部交替举办(不过,南北批次常常混合,因此区别不大)。具体采收时间是:
- 主收期:9月至12月
- 米塔卡采收期:4月至6月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各个省份的具体产区吧!
Norte de Santander(北桑坦德)
- Ragonvalia(拉贡瓦利亚)
- Toledo(托莱多)
- Herran(埃兰)
- Bucarasica(布卡拉西卡)
哥伦比亚最北端的咖啡产区。2014和2015年,该地区曾在COE比赛中获奖,但近年来表现较少。总体来说,这里出产的咖啡具有明亮的酸度和平衡的甜感,是典型的哥伦比亚风味。
Santander(桑坦德)
- Aratoca(阿拉托卡)
- Bucaramanga(布卡拉曼加)
紧邻北桑坦德。该产区在COE中的表现不多,但Bucaramanga地区因Wush Wush品种而广受关注,其原料来自Hacienda El Roble(阿西恩达·埃尔·罗布雷)农场。Wush Wush品种以其高甜度和口感独特著称,逐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咖啡烘焙师。
Antioquia(安提奥基亚)
- Concordia(孔科迪亚)
- Urrao(乌拉奥)
- Caicedo(凯塞多)
该产区在2014年和2020年COE中均获得冠军,尤其是Urrao地区的Chiroso品种因其花香和细腻风味而受到热捧。
2020年由Los Tres Mosqueteros(罗斯·特雷斯·莫斯克特罗斯)农场获得第一名。2014年则是Bella Vista(贝佳·维斯塔)农场的冠军。两个农场均来自乌拉奥地区。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生产州。
上述两个农场均有埃塞俄比亚原生种的相关品种——“Chiroso(奇罗索)”, 受到热捧(Wush Wush也是哥伦比亚中那种稀有的埃塞俄比亚原生种)。
Cundinamarca(昆迪纳马卡)
- La Mesa(拉梅萨)
- Zipacon(齐帕孔)
- Sasaima(萨赛马)
该产区的La Palma y El Tucan(拉·帕尔玛·与·图坎)农场因Sidra(希爪)品种及乳酸发酵(Lactic Fermentation)工艺广为人知,曾助力来自韩国Momos Coffee的女性咖啡师在咖啡比赛中赢得冠军。该品种具有乳酸的甜度与花香感。虽然有些草本气息,但整体风味是相当独特的。
另外,著名的CGLE(Café Granja La Esperanza)项目似乎也位于Sasaima这个区域,名为“Hawaii”的农场。不过,CGLE的主要农场大多聚集在Valle del Cauca,后面会介绍。
Risaralda(里萨拉尔达)
- Marsella(马塞利亚)
虽然该地区相对较小,其中Marsella的Mikava(米卡巴)农场在2019年(北)COE中获得第一名,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多获奖作品,而其投稿的批次是Geisha(瑰夏)种,因此推测该地区的适合性非常高。这里的咖啡以其甜美的果香和均衡的口感而闻名。
Tolima(托利马)
- Planadas(普拉纳达斯)
- Ibague(伊瓦格)
- Rioblanco(里奥布兰科)
- Cajamarca(卡哈马尔卡)
托利马是哥伦比亚精品咖啡的重要产地。Planadas地区的咖啡因其甜美、花香和高酸度广受好评。2018年,该地区的多家农场在COE中名列前茅。
Quindio(金迪奥)
- Circasia(西尔卡西亚)
- Pijao(皮哈奥)
- Montenegro(黑山)
- Genova(热那亚)
尽管该产区面积较小,但近年来也在COE比赛中崭露头角。Montenegro和Pijao地区的咖啡表现突出,尤其是在2018年和2019年的比赛中。
Valle del Cauca(考卡山谷)
- Caicedonia(凯塞多尼亚)
- Pichinde(皮钦德)
- Trujillo(特鲁希略)
考卡山谷拥有众多哥伦比亚最知名的农场。
Trujillo地区有专供咖啡比赛的Café Granja La Esperanza(CGLE)项目的旗舰农场Cerro Azul(塞罗·阿斯尔),该农场的Geisha和Pacamara品种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
而Caicedonia地区同样有著名农场Las Margaritas(拉斯·玛尔加丽塔斯)。
同时,另一个著名项目Inmaculada(印马库拉)以碳浸渍发酵工艺闻名,位于Pichinde地区,旗下的Rume Sudan和Eugenioides品种也广受追捧。Las Nubes(拉斯·努贝斯)农场是其旗舰农场。
Huila(乌伊拉)
- Palestina(巴勒斯蒂纳)
- Pitalito(皮塔利托)
- Oporapa(奥波拉帕)
- San Agustin(圣奥古斯丁)
- La Argentina(拉阿根廷)
- La Plata(拉普拉塔)
- Miguel Angel(米格尔・安赫尔)
- Guadalupe(瓜达卢佩)
- Suaza(苏阿萨)
- Neiva(内瓦)
- Algeciras(阿尔赫西拉斯)
- Santa Maria(圣塔玛利亚)
- Gigante(希干特)
- Acevedo(阿塞韦多)
Huila被认为是哥伦比亚最具代表性的咖啡产区,COE中的获奖记录最多。而且即使不是瑰夏种或厌氧发酵处理,仅凭普通的波旁种也能获奖,足以证明其优秀品质。该地区出产的咖啡以明亮的酸度、干净的口感和极高的甜度而闻名,特别是Palestina和Pitalito地区的咖啡深受市场欢迎。
Palestina地区较为著名的农场有El Diviso(艾尔·迪维索,又译分界线)农场和La Betania(拉·贝塔尼亚)农场等。
粉波旁种(Pink Bourbon)在Acevedo地区被发现,也逐渐成为受瞩目的区域!Acevedo的咖啡即使是较广义的地区名批次,其品质也相当高,并且经济实惠。
Cauca(考卡)
- Popayan(波帕扬)
- Inza(因萨)
- Piendamo(皮恩达莫)
- Caloto(卡洛托)
- Jambalo(汉巴洛)
- Miranda(米兰达)
- Toribio(托里比奥)
- Almaguer(阿尔马格)
- Santander de Quilichao(桑坦德基利乔)
- Sotara(索塔拉)
考卡省的咖啡以柔和的酸度和较为厚重的质感为特点。Popayan地区的El Santuario农场率先引领了当地的精品咖啡浪潮。
Piendamo地区有2018年COE中获得第十名的El Paraiso(埃尔·帕拉伊索)农场,即便是第十名,其拍卖价格仍高于第一名的产品。
Nariño(纳里尼奥)
- Buesaco(布埃萨科)
- El Tablon de Gomez(埃尔塔布隆·德戈麦斯)
- San Pedro de Cartago(圣佩德罗·德卡塔戈)
- Consaca(孔萨卡)
- La Union(拉乌尼翁)
- Yacuanquer(亚夸恩克尔)
- San Lorenzo(圣洛伦索)
- Samaniego(萨马涅戈)
纳里尼奥省位于哥伦比亚南部,与厄瓜多尔接壤,近年来在COE中的表现仅次于Huila。受星巴克推出 Colombia Nariño Supremo 咖啡豆的影响,纳里尼奥成了超有名的产区。
Buesaco地区的获奖数量最多,获得COE的纳里尼奥咖啡大多数来源于该地区。基本上每批次的表现都很不错,口感甜美、酸度明亮,结构感强,是咖啡市场上的常青树,给人一种相对可信赖的咖啡体验。
2021年Obraje(奥布拉赫)农场获得了第一名,再次让这一著名的产区在国内外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