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一定要多读书,大量读书,书读多了内心就不会感到孤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一定要多读书,大量读书,书读多了内心就不会感到孤独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6460245_121976614

你的内心会感觉到孤独吗?不单单是你,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感觉。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或者和朋友聚会狂欢结束,当你躺在床上,那无尽的孤独感有时就似浪般涌来,把你包围。即使身边有人陪伴,却发现两个人的距离那么遥远,内心依旧感到孤独。

经常有人问:“你一个人不孤独吗?你一个人出去旅行,会孤独吗?”享受独处的时光,看看书,做自己喜欢的事;出去旅行,可以随自己的心,想去哪就去哪。反而人越多,内心越感觉到空虚,那是一种心灵上的距离感。和别人出去旅行,会因为意见太多,而失去了自我。

季羡林老先生说:“孤独似乎是命运的底色,无论身处喧嚣的人群中,抑或是蜗居乡野山底的自然中,各人有各人的孤独。”我们生活在高效、快速、繁华的尘世中,也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快速相聚,又轻易别离;我们与世界亲近又疏离;我们对一切的印象清晰又迷离。我们喜欢热闹、喧嚣,但也会在不为人知的夜晚,被孤独吞噬,涕泪滂沱。

什么是孤独?

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物理上的独处,更是一种内在的、心灵上的状态。当我们身处人群,却依然感到格格不入;当我们拥有了一切,却依然觉得内心空虚,这就是孤独在作祟。

在镰田实写的《恰到好处的孤独中》一书中,他把孤独分成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令人厌恶的孤独,是缺少人际交往,孤苦无助,精神萎靡。另一种是积极的孤独,在不能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你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孤独不是孤立。孤独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想要独处的场所和时间。但你是一个自立的人,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可以帮助你。而孤立的人,是在紧要关头没人能帮你,或不得不生活在社会之外的状态。

人们之所以害怕孤独,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模糊的恐惧感,害怕自己可能会被孤立在群体之外。这是一本关于孤独的小书,我们越往前走,就越感孤独。我们一生都在面对或浓或淡的孤独,也始终一个人熬过所有的孤独。吃得了孤独的苦,才享得了孤独的好。

叔本华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一定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的自由。”

作家李娟一直刻意回避社交,她说她从来不看大家对她文字的讨论。那样,她才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为了迎合评论而去改变自己。李娟平日里都是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种花种菜撸猫。现在,她主动选择回归孤独,回归宁静,回归自我。只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写出了那些令读者欣喜、感动的文字。

不从众,不迎合,享受独来独往的人生时光,在独处的时光中体验孤独真正的意义,利用这些看似孤独的时光,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提升生命的质量。我们有时候过度在意别人的的评价,可来自别人的评价我们并不能掌控,唯有提高自我肯定感,才能从内心认可孤独,沉浸在孤独带来的乐趣中。

利用孤独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孤独的好处。人生来就孤独,一个人来,终将也一个人离去。要想度过精彩的人生,你必须学会自立。但是不要被孤立,你要时常找到恰到好处的孤独。

孤独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都隐藏着一种时不时想要独处的愿望。不管是否结婚,有没有家庭,孤独都不会消失。你最终都会孤独地面对自己。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寻求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想方设法治愈自己的孤独感。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我想我的孤独感是靠自己治愈的,我有一个无可替代的朋友,那就是书。所以,我并不孤独,它们扩展了我的眼界,使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如果你感到孤独,就将注意力转移到某件事上,把自己的时间变成某种积极的东西。在孤独中,我们可以阅读、写作、冥想,让心灵得到滋养;我们也可以反思、自省,找到生活的方向。你越是厌恶孤独,就越会陷入孤独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但如果你改变心态,慢慢去喜欢孤独,那么反而会在安静的独处中,让生命得到滋养。

孤独不应该是一种情感,更应该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选择绝望的孤独,那带来的将是迷茫和忧郁;选择自由的孤独后则是生命的极致绽放。孤独不是意味着一个人,而是意味着你有很多选择。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见自己想见的朋友。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言:“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孤独,正是这样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