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带火千年古建:颜文姜祠成网红打卡新宠
淄博烧烤带火千年古建:颜文姜祠成网红打卡新宠
“进淄赶烤”这句网络热词,让淄博这座低调的北方工业城市瞬间火遍全国。2023年上半年,淄博烧烤以“小串+小饼+小葱”的独特组合,成功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赶烤”。而在这股烧烤热潮中,一座有着近1500年历史的古建筑——颜文姜祠,也意外走红,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
突然火了的颜文姜祠
颜文姜祠,位于淄博市博山区泉水路26号,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历经唐、宋、清等朝代的重建和扩建,现为淄博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这座占地1368.34平方米的祠堂,主体建筑无梁殿面阔三间,高约15米,斗拱五踩重昂,绿瓦朱甍,具有典型的明清古典建筑风格。
颜文姜祠不仅是孝妇颜文姜的纪念地,也是中国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每年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文姜庙会”,吸引十里八村的民众前来祭拜。2023年,在淄博烧烤的带动下,颜文姜祠的游客量暴增,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突然成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从孝文化到琉璃工艺,博山古建里的文化密码
博山区,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除了颜文姜祠,这里还有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兴隆观、清代的碧霞元君行宫、世界上最早的琉璃行业庙宇炉神庙,以及范公祠、赵执信故居、孙廷铨故居等人文古迹。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博山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博山的辉煌与沧桑,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工艺传承和文人风骨。
“美食+文化”模式的启示
淄博烧烤的爆红,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据统计,2023年淄博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11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0亿元,增长68.4%。这种“美食+文化”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文旅产业对一座城市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依旧以淄博为例,《2023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 611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0亿元,增长68.4%。
可持续发展之路
想要靠文旅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崛起并非易事,除了交通问题等实际问题,如何在保持其独特性和原真性的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同质化等,同样是摆在当地文旅开发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刘士林认为,当地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切忌过度膨胀,制定各种不现实的发展目标;二是要做好中长期战略规划,深入研究市场和消费的焦点和趋势,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安排建设和投资;三是协调好文旅产业与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系,促进文旅与工业、农业、高技术产业等构建良性互补机制,以增强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厚植文旅产业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