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钢琴的发展史:从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到现代乐器之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钢琴的发展史:从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到现代乐器之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qpiano.com/h-nd-534.html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其发展历程是一部跨越几个世纪的音乐史诗。从最初的简单机械装置到如今能够表达丰富情感的现代乐器,钢琴见证了人类音乐艺术的演进。让我们一起探索这门伟大乐器的前世今生,以及那些与其紧密相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钢琴的前世今生

钢琴由意大利一位乐器制作师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1655-1731)发明,他不满对于演奏大键琴时的音量程度上控制力不足,于是在1709年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采用了以琴槌击弦发音的装置取代过去用羽管拨弦的装置,创造出第一台现代钢琴。这乐器最初被称为“有強弱音的大鍵琴”(cl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后来被简称为钢琴。新制作的钢琴琴声更富表现力,层次也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按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其后,克里斯托福里又优化了琴的结构,在其中安装了全新的起动杠杆,使得击弦速度增加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弹奏,音域也扩展了4组。然而,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并没有得到当地其他演奏家和乐器制作家的认可,却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成长。德国管风琴师戈特弗里德.西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加上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后来在巴赫的建议下再1747年加以改革,同年巴赫终于在晋见腓特烈大帝时弹奏了西尔曼的新型钢琴。

拨弦钢琴在17-18世纪间仍在音乐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直到18世纪初,随着欧洲的音乐快速发展,音量弱小的拨弦钢琴已不能满足当时音乐家们的需要,因此后来被音量较大的钢琴所取代。18世纪后期,越来越多人加入制造钢琴的行列,到了19世纪初,各种钢琴已经盛行于欧洲。而到了现在,钢琴已经演化出三角钢琴、直立钢琴、电子琴等形式,可应用于不同的演奏场所。

扬琴

欧洲流行的“扬琴”是古代波斯击弦乐器东传的结果。有可能它是随丝绸之路向西延伸,被中亚一带商人带到欧洲,也有可能是随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被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们把它传播到当地。

如果判断其历史,前者近两千年,而后者也有一千年左右。“扬琴”在欧洲历史进程中已发展出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演奏方法。

击弦古钢琴

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又称小键琴或翼琴,是从12世纪透过单弦琴(monochord)慢慢发展至多弦琴(polychord with bridge)而成的乐器,十五世纪便已出现。与大键琴同时期盛行于欧洲,主要流行在中世纪的晚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古典时期。击弦钢琴主要用于练习乐器和辅助作曲而非公开演奏。著名音乐家莫扎特也拥有击弦钢琴,该琴由胡桃木制成,拥有5个8度的按键,而莫扎特主要用他来练习和作曲而不是公开演奏。根据其妻子在琴上的手写笔记证明,莫扎特用它完成了魔笛、提图斯的慈悲和安魂曲几首作品。相对于大键琴,小键琴可以用手指控制音量,产生细微的音色差别。它由扁薄的长方形盒子构成,没有脚,可以放在桌上弹奏。外观虽然和大键琴一样,但并不是拨弦发声,而是用槌子敲弦发声的,这种装置和近代的钢琴相似,只是装置较为简陋,音量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所以作为个人在家练习与创作的乐器的首选。随着古钢琴的出现,大键琴逐渐式微,小键琴变得小众,活跃于北欧地区。由于小键琴的发声原理,其音色古朴独特。除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外,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也是小键琴的爱好者。

羽管键琴


钢琴是由多种乐器演变而来的,其琴弦和弦槌来自于扬琴(dulcimer),键盘则来自于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和羽管键琴(harpsichord)。羽管键琴是拨奏弦鸣乐器,又名拨弦古钢琴或大键琴,起源于14世纪,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巴洛克时期传播并盛行于欧洲。羽管键琴与被称为击弦键琴的小键琴同时流行了大约200年,到了18世纪羽管键琴才居于键盘乐器的主导地位。羽管键琴在形制上与现代的三角钢琴相近,不同的是,钢琴的琴弦以琴槌敲击发声,羽管键琴则是由固定在琴键末端木制支柱上的羽管或硬皮拨子拨奏。羽管键琴最大的缺点是无法用手指直接改变音量与音色,因此在18世纪后被古钢琴取代了其地位。18世纪中叶比较典型的羽管键琴有两个键盘,每个键盘各有5个八度的音域,跨越F1到f2。羽管键琴声音清脆,音量不及现代钢琴,音色也没有钢琴沉实,在拨动弦时所产生的拨动噪音也无法被抑制。

早期钢琴

早期钢琴(Fortepiano)在欧洲音乐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出现于18世纪。意大利人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多弗里总结了大键琴与小键琴的优缺点,在1709年制造了一种击槌装置的键盘乐器,使声音更有表现力,音响更丰富。在之后的钢琴发展中,保留了这一要素并不断改进,克里斯多弗里将其取名为“有强弱的大键琴”。意大利语中,Forte为“强”, Piano为“弱”Fortepiano这个术语就产生了并以此作为那个时期古钢琴的名字,进入了钢琴的新纪元。此时的音域已经达到了5个八度,音调变得更柔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都是在这种钢琴上创作出他们的旷世巨作。

立式钢琴

立式钢琴(Upright Piano),由于三角钢琴比较占用空间,人们就想把三角钢琴竖立起来使用。这就出现了早期的立式钢琴。所以,三角钢琴要比立式钢琴早得多。立式钢琴价格便宜,占用空间小,成为爱好者的购买对象。立式钢琴采用一种琴弦交错的设计方案,有效地节约了高度与厚度。在此之前的立式钢琴高度达2.4米。现在的只有1-2米高。

方形钢琴

方形钢琴(Square Grand Piano),由德国建造师将击弦古钢琴长方形的传统应用到克里斯托福里的早期钢琴上的产物,且持续流行至1900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