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剖腹产后的护理事项,新手妈妈要注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剖腹产后的护理事项,新手妈妈要注意!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313233778853724

剖腹产手术不同于自然分娩,它对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正确且细致的护理不仅能帮助妈妈们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本文将从伤口护理、身体康复、饮食营养、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为新手妈妈提供全面的术后护理指南。

伤口继续护理

  1. 伤口换药
    出院后,产妇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对伤口进行换药。一般在术后7-10天,如果伤口愈合良好,可以拆除伤口缝线或去除伤口敷料。在拆线前,可用碘伏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要大于伤口边缘5厘米左右,然后覆盖无菌纱布。

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裂开等异常情况,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例如,如果伤口出现少量渗液,可能是脂肪液化,需要医生进行清创处理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1. 伤口愈合促进措施
    适当的营养摄入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除了前面提到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外,锌元素也对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坚果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伤口愈合。产妇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家人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产妇分担家务和照顾宝宝的责任。

身体康复锻炼

  1. 产后康复操
    一般在产后1-2周开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操动作,如深呼吸运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深呼吸运动能增加肺活量,促进身体的氧气供应;上肢运动可锻炼手臂肌肉力量,缓解肩部酸痛;下肢运动则有助于恢复腿部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2. 盆底肌锻炼
    剖腹产虽然不像顺产那样直接损伤盆底肌,但在孕期子宫增大对盆底肌也会造成一定的压迫,导致盆底肌松弛。因此,产后进行盆底肌锻炼同样重要。一般在产后42天复查后,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开始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的方法是收缩盆底肌肉,就像憋尿一样,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开始时每天可以进行3-4组,每组10-15次,随着锻炼的深入,逐渐增加收缩时间和次数。坚持盆底肌锻炼有助于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子宫脱垂、尿失禁等。

饮食调整与营养补充

  1. 继续保证营养摄入
    出院后,饮食仍要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由于哺乳的需要,产妇对营养的需求更高。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促进乳汁分泌和身体恢复。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鸡爪等,但要注意去除油脂,避免过于油腻。

同时,要增加钙、铁等矿物质的摄入。钙是乳汁中的重要成分,宝宝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钙,产妇可以多喝牛奶、吃豆制品、鱼虾等食物补充钙质。铁元素能预防产后贫血,可多食用动物肝脏、红枣、菠菜等富含铁的食物。

  1. 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仍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健康,导致宝宝出现腹泻、皮疹等不适症状。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胃肠道感染。在烹饪食物时,要确保食材新鲜、洗净,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心理健康关注

  1. 产后情绪变化
    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身体不适、照顾宝宝的压力等因素,产妇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家人要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例如,如果产妇经常无故哭泣、情绪低落、对宝宝或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等,可能是产后抑郁的表现。

产妇自身也要意识到情绪变化的正常性,学会自我调节。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1. 心理支持与疏导
    家人在这个时期要给予产妇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爱。丈夫要多陪伴产妇,帮助照顾宝宝,分担家务,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同时,如果产妇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性生活与避孕

  1. 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
    剖腹产术后,子宫和腹部伤口需要时间愈合,一般建议在产后3个月后再恢复性生活。过早恢复性生活可能会导致伤口裂开、感染,还可能影响子宫恢复。在恢复性生活前,最好先到医院进行产后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确保可以进行性生活。

  2. 避孕措施
    虽然产后月经尚未恢复,但排卵可能已经恢复,因此产后性生活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不宜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可选择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避孕方法。放置宫内节育器一般在产后6个月左右进行,但如果产妇有子宫复旧不良、恶露不尽等情况,则需延迟放置时间。

特殊情况的应对与注意事项

  1.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是剖腹产后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其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伤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泌尿系统感染、乳腺炎等。例如,如果产妇在产后出现高热,伴有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渗液增多等症状,很可能是伤口感染引起的;如果伴有恶露异味、下腹疼痛,则可能是子宫内膜炎。一旦发现产后发热,应立即测量体温,并记录发热的时间、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同时,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伤口分泌物培养、B超等,以明确发热原因。

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是伤口感染,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是子宫内膜炎,则需静脉输注抗生素,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1. 乳汁不足
    有些产妇在剖腹产后可能会出现乳汁不足的情况。这可能与产后身体虚弱、营养不足、哺乳方法不当、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例如,如果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开奶,或者喂奶次数过少,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针对乳汁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要保证产妇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喝一些下奶的汤品,如鲫鱼汤、猪蹄汤等。同时,要让宝宝频繁吸吮乳头,刺激乳汁分泌。每次喂奶时,要让宝宝先吸吮一侧乳房,吸空后再换另一侧,这样能保证乳房充分排空,促进乳汁分泌。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乳房来促进乳汁分泌,按摩时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

  1. 乳汁淤积与乳腺炎
    如果乳汁分泌过多而宝宝吸吮不足,或者乳腺管不通畅,就容易造成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时,乳房会出现局部硬块、疼痛,皮肤发红等症状。

当发现乳汁淤积时,要及时处理。可以用热毛巾热敷乳房硬块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然后轻轻按摩乳房,将淤积的乳汁挤出或让宝宝吸吮。如果乳汁淤积未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乳腺炎。乳腺炎除了乳房局部症状外,还会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一旦发生乳腺炎,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要继续排空乳汁,必要时可暂停患侧乳房哺乳,但要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防止乳汁淤积加重。

疤痕护理

  1. 预防疤痕增生
    剖腹产术后伤口愈合后会留下疤痕,有些产妇可能会出现疤痕增生的情况。为了预防疤痕增生,可以在伤口愈合后使用一些预防疤痕的产品,如硅酮凝胶、疤痕贴等。这些产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疤痕组织的增生,使疤痕更加平整、颜色更淡。

同时,要避免搔抓伤口部位,防止刺激疤痕组织增生。在疤痕恢复期间,要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疤痕部位,因为紫外线会使疤痕颜色加深。

  1. 疤痕修复方法
    如果疤痕增生较为严重,可以在产后6个月-1年后考虑进行疤痕修复治疗。常见的疤痕修复方法包括激光治疗、手术修复等。激光治疗能通过激光的光热作用,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改善疤痕的外观;手术修复则适用于疤痕较大、较严重的情况,通过手术切除疤痕组织,重新缝合,使疤痕变得更窄、更平整。但疤痕修复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疤痕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妇产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