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鼻出血的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及护理研究
高血压鼻出血的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及护理研究
高血压是导致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夜间血压升高、高血压病程长、高血压分级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多次鼻出血。本文通过研究10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分析了其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并总结了有效的护理措施。
研究背景
高血压导致鼻腔黏膜区域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压增高,进而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压控制不稳定是引起高血压鼻出血的重要诱因,凌晨1 ~ 4点间是高发时间段,原因尚不明确。高血压鼻出血突然发生,出血量多可导致患者窒息、休克。
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期间的100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66.6岁。根据高血压分级,1级39例,2级41例,3级20例。出血时间主要集中在睡眠期间(78例),出血部位以鼻腔后部为主(72例)。
1.2 方法
- 血压监测:使用荷兰飞利浦 M8102A监护仪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每小时自动测量一次血压,记录24小时平均动脉压(mABP)、24小时收缩压(24h SBP)、24小时舒张压(24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
- 护理措施:
- 环境护理: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控制温度和湿度。
- 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 体位护理:指导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位,使用冰袋敷额头。
- 血压控制:维持血压在140~160mm Hg/90~100mm Hg。
- 鼻腔填塞后护理:避免打喷嚏、咳嗽,定期滴注液体石蜡。
- 饮食护理:提供流质半流质饮食,控制盐摄入。
1.3 观察指标
- 24小时动态血压指标
- 临床转归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
2.1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24小时平均动脉压为142.85mm Hg,24小时收缩压为143.75mm Hg,24小时舒张压为94.68mm Hg。血压昼夜节律不明显。
2.2 护理效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未发生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86天。
2.3 单因素分析
夜间血压升高、总胆固醇水平、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II-III级)是高血压鼻出血多次出血的影响因素。
2.4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血压升高、高胆固醇、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2级是高血压鼻出血多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2 高血压鼻出血多次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高血压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血管曲张、血管壁弹性下降,容易引发鼻出血。研究发现,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不明显。夜间血压升高可能与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改变有关,属于非杓形血压。高胆固醇可导致血管僵硬度增加,增加鼻出血风险。长期高血压和高血压分级越高,鼻出血风险也越高。
综上所述,夜间血压升高、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2级是高血压鼻出血多次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多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