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湿疹?专家解读肠-脑-皮轴理论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湿疹?专家解读肠-脑-皮轴理论
南京华肤皮肤病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揭示,心理因素如压力和焦虑对湿疹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湿疹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肠-脑-皮轴:心理因素影响湿疹的科学解释
研究表明,皮肤疾病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共病性,心理应激会加重多种皮肤疾病,包括湿疹。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金锋研究组提出"肠-脑-皮轴"理论,认为肠道微生物、大脑和皮肤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在胚胎发育早期,皮肤和神经系统都起源于同一胚层,这解释了它们之间为何能相互影响。当个体处于压力状态时,大脑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应激激素,如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加重湿疹症状。
心理干预:改善湿疹治疗效果的新途径
临床研究证实,心理干预对湿疹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一项涉及992名湿疹儿童的大型研究显示,通过多学科团队提供的教育干预,包括心理支持和疾病管理指导,可以显著改善湿疹严重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数据表明,经过干预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湿疹严重程度评分(SCORAD)均有明显下降:3个月至7岁组下降4.2分,8至12岁组下降6.7分,13至18岁组下降9.9分。同时,父母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在多个评估维度上都有明显提升。
此外,心理干预还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瘙痒和睡眠障碍等湿疹相关症状。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疗法等方法,患者可以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和焦虑,减少这些负面情绪对皮肤健康的不良影响。
实用建议: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改善湿疹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定期就诊,及时沟通病情变化,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减轻压力,改善皮肤状况。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垃圾食品,保持充足的睡眠。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通过专业干预改善病情。
湿疹的治疗不仅仅是皮肤问题,更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干预和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未来,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的多维度治疗方案,有望成为湿疹治疗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