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两项创新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两项创新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引用
科学网
8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499.shtm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A%E7%87%95%E4%B8%B9/15803754
3.
https://gd.chinadaily.com.cn/a/202410/19/WS671306faa310b59111d9eba0.html
4.
https://www.sysu.edu.cn/info/2121/12032.htm
5.
https://www.sysu.edu.cn/news/info/1881/1309921.htm
6.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0813712341.html
7.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2/08-14/9827135.shtml
8.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39383858-500004371991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斩获佳绩,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18项奖励,其中包括5项一等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位列各申报单位之首。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医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在众多获奖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尤为引人注目。首先是林天歆教授团队研发的尿液DNA甲基化技术,该技术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通过对多个队列的膀胱癌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成功鉴定出26个显著差异的甲基化位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2个甲基化位点组成的诊断模型。该技术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AUC分别达到0.919和0.903,对膀胱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高达86.7%,敏感性达90.0%,特异性为83.1%。与目前临床常用的尿脱落细胞学和FISH相比,该技术在敏感性上分别提高了32%和21.3%。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在早期、微小、残留和复发膀胱癌检测中展现出巨大优势。对于最难诊断的Ta且低级别的早期肿瘤,该技术的敏感性达到64.5%,远高于尿脱落细胞学的11.8%和FISH的15.8%。在残留肿瘤检测中,该技术的敏感性高达93.3%,而尿脱落细胞学和FISH仅为27.3%和64.3%。对于膀胱癌术后复发监测,该技术的敏感性为89.5%,显著优于尿脱落细胞学的31.4%和FISH的52.8%。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减少膀胱镜的使用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是姚燕丹教授团队在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调控机制及纳米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该团队围绕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和耐药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并成功建立了多功能纳米靶向输送平台。研究发现,ADAM12和FAK阳性反馈环会促进食道癌转移,靶向ADAM12-L可以抑制这种正反馈回路,为食道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此外,团队还开发了改造肿瘤微环境的纳米靶向治疗方法,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作为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始终坚持临床导向,瞄准医学科技创新前沿,致力于走研究型医院道路。医院建立了涵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和医工融合的全链条新型研发平台,在肿瘤微环境、医学免疫、RNA医学和重大慢病等领域开展前沿基础研究。近年来,医院在CNS(Cell、Nature、Science)主刊发表原创性论著6篇,研究成果曾入选Science“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这些突破性成果不仅体现了医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更为临床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以林天歆教授团队的尿液DNA甲基化技术为例,该技术已申请2个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转化应用于临床诊断,有望成为膀胱癌早期筛查和复发监测的重要工具。姚燕丹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则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法,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正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临床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医疗服务,为推动我国医学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