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代财政不稳定的根源问题:兼论清赋税制度中的中央集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代财政不稳定的根源问题:兼论清赋税制度中的中央集权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4807165_121166531/?pvid=000115_3w_a

清朝的财政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也在特定时期进行了调整和创新。本文将探讨清朝财政制度的继承与演变,以及这些政策对清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乍看起来,清朝的财政管理似乎与以前众王朝的财政管理没有多少区别。明朝所征收的以及《赋役全书》中规定的赋税原封不动地被新政府采纳,并成为它自己财政的基础。
赋税中起运与存留的划分,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拨款份额也是毫不犹豫地继承了明朝的做法。
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战乱后,满族统治者执行的最重要的措施是旨在提高生产力和恢复农业生产。
这些措施无一涉及财政工具的任何根本性的重建问题,而只是使用了传统的扩大课税基础的办法,同时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而已。
朝廷鼓励通过免除所垦土地的赋税,以及对于那些大量招徕百姓官员的进行记录嘉奖的办法鼓励垦荒。

朝廷对自身的开支也精打细算。频繁地蠲免赋税凸显了皇帝的仁慈。作为新王朝善意的最高标志以及遵循传统中国政治经济的内在要求,康熙皇帝在他统治的最后十年里,将入丁税固定在1711年的水平上,这造成中国入口的无限制繁衍以及有限疆域和土地生产力间的矛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