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新招:中医诊疗方案推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新招:中医诊疗方案推荐

引用
8
来源
1.
https://rs.yiigle.com/cmaid/1050997
2.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302/21/20654250_1115806738.shtml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3349082.html
4.
http://szyyj.gd.gov.cn/zyyfw/mymkmj/content/post_3979869.html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55663
6.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036030.html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64748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379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发病率最高。其主要症状是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麻木、肌力减弱等。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18版)》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康复方法。

0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腰痛不外乎虚实两方面。虚证因精髓亏损而致,实证因寒、湿之邪侵袭而致。其病因病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跌仆闪挫,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后期伴有正气亏虚,肝肾不足。腰为肾之府,故本病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黄帝内经》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医学心悟》也认为“大抵腰痛悉属肾虚”。

02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中药内服

根据病情发生发展,辨证论治,临床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湿热下注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亏虚型。如肝肾亏虚型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加减,气血亏虚型常用方剂为八珍汤加减。

中药外治

中药外治方法有中药外敷、膏药外贴、熏洗等,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灶所在,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目的。常常在让患者内服中药同时外敷膏药,配合中药熏蒸、中药溻渍等治疗。

针刺疗法

根据放射痛部位辨证,常见足太阳经证和足少阳经证。足太阳经证常用主穴有腰夹脊、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足少阳经证常用主穴有腰夹脊、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配穴:①风寒湿证型配腰阳关、风市;②湿热证型配阴陵泉、曲池、行间;③气血瘀滞证型配膈俞、血海;④肝肾亏虚证型配足三里、气海、关元、三阴交。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肯定,常用手法有晃腰推拿法、巡经点揉法、卧位斜扳法、坐姿定位旋转法、俯卧牵抖法等。

03

临床案例

叶某,女,时年40岁,初诊:2020年8月。患者2年前出现腰痛,伴左下肢麻木乏力,无下肢放射痛,在我院门诊多次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后症状反复。近3日劳累后腰部疼痛加剧,伴左下肢麻木乏力、放射痛。

首诊证候

主诉:腰痛伴左下肢麻木2年,加重3日。

既往史:无特殊。

过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L4、L5、S1棘旁压痛(+),用力按压时诱发左下肢麻木、放射痛,左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40°(+),右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双侧“4”字试验(-),双侧梨状肌紧张试验(-),腰部活动受限,舌淡红,苔白,脉细。

辅助检查:X线片提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小,L4-5、L5-S1椎体骨质增生;腰部CT提示:L4-5、L5-S1椎间盘向左突出。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断:腰痛(肝肾不足)。

辨证分析:患者素体本虚,肝肾不足,长期劳损,正气耗损,气虚无力推血运行,经脉瘀阻,肌肤失养所致腰痛、下肢麻木,劳累时症状加重,舌淡红,苔白,脉细均为肝肾不足之候。四诊合参辨病为腰痛,证属肝肾不足。病性病位:病位在筋骨,病性属本虚标实。类证鉴别:常与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急性腰扭伤、腰椎骨折等疾病鉴别,X线片与腰部CT均有助于鉴别。

治则治法: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处方: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g,地龙6g,延胡索15g。水煎至200ml,1日3次,饭前温服。

中成药予院内制剂口服通痹灵片,外敷五味双柏散。同时嘱患者睡硬板床,避免搬重物,注意腰部保暖。

随诊过程

复诊:2021年9月10日。

服用上方,腰部疼痛减,乏力尿频情况改善,连续服上方14剂,功能恢复正常,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但要防止过度劳累造成损伤加重,注意保暖。

按语

本案患者素体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而患痹证,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气血所致。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

方中重用独活为君,辛苦微温,善治伏风,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臣以细辛、防风、秦艽、桂心,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又除经络留湿;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桂心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君臣相伍,共祛风寒湿邪。本证因痹证日久而见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风湿,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且白芍与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当归、川芎、牛膝、桂心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04

中医治疗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以下优势: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体质,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结合内服、外治、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提高疗效。

  3. 注重调护:强调生活调护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康复理念和生活方式。

  4. 副作用小:相比手术治疗,中医保守治疗副作用小,患者接受度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药。同时,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和生活调护,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